第二章归家(1 / 3)
原该是荒凉的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下,却似渐生绿意。
有人烟的地方,人群逐渐从茅屋里出来,暴露在倾盆的大雨下,任由雨水拍打在身上,个个脸上露出欢欣的笑容,激动得手舞足蹈,喜悦的情绪弥漫在每个人身上,喜乐弥漫在久经苦难的大地和人民身上。
突然降临的暴雨足以使一年久旱,不见雨水的大地欢欣鼓舞。
南临村的人都沉浸在雨水降临的喜悦中,所有人都从茅屋里走到雨水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男人喜悦地在周围与人分享激动,有些甚至结伴赶到地里翻看田地,连妇女小姑娘都没有矜持地走到家里院子,张开手沐浴在雨水中,跟左邻右舍热情地交谈,老人则是伸手接住斜斜飘落的雨水,嘴里念叨着老天爷赏饭吃,要赶紧祭祀祖宗之类的话,调皮的小孩子难得见到大人都欢欢喜喜,不再满脸愁苦的模样,干脆在雨水中追逐打闹起来,一时间,南临村到处充满着喜悦。
但没过多久都在老一辈的呼唤下,回到家里,这时候的村民身体不能承受大雨的冲刷,几年的战乱让很多村民不能饱食,身体弱,再在雨水里待久,难免会生病,但没有人不在睁大着眼睛看着这阔别已久的大雨。
“李婆子,家里没什么可招待的,这几个铜板,你拿回家去给家里孩子吃点好的。”乔家大媳妇陈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个铜板,在这个年月,哪里有什么好礼可以送人?以往还没打仗,家家都能种几亩地,养些鸡鸭,碰上这些喜事,也会咬咬牙宰了鸡鸭拿出好粮来招待亲朋好友,送些礼给产婆。这三个铜板还是乔家人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但也占了现在乔家资产的小半部分。
“诶,好嘞。”李婆子没有推迟地收下了,她拿这几个钱也可以回家添点吃的,家里的孩子可以吃得饱一点,更何况,这是喜事,附近几个村子的习俗,每有小娃娃出生,都会多多少少给接生的产婆喜礼,产婆不会推迟,这也是为了保佑刚出生的小娃娃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礼俗不可废,所以即使在灾年,村民也遵守这一习俗。
李婆子也没有多逗留,她出来这么久,记挂着家里哩,连乔家人挽留下吃饭都没肯,直接走了,这个年月,谁家有多余的粮食?李婆子体谅乔家人,这一大家子,个个面黄肌瘦的,还要省吃俭用呢,何况,今日得了这些钱也足够了。
这一年处处干旱,老天爷就没见下一滴雨,地里的作物早已经旱死,哪里有什么收成?若不是庄稼人有囤积粮食的习惯,恐怕都要活活饿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