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虎背(4 / 7)
是心眼。
吴莘捡了把矮脚椅坐,“方公子去黎州了,不过就是他人在这儿,你们俩也够呛。等下个月初五越藩寿辰一过,大家一起去绥陵,再另想法子罢。”
他想了想,又道:“再和秦夫人说件事,大人别传出去就行。”
罗敷起初没兴趣听,他说到一半,她却不禁放下了手里的扇子,正襟看着老人。
吴莘说的是一件四十年前的事。
原来他和方继都是渝州人,当年同在赵王府上作大夫,某天老王妃得了怪病,赵王是个孝子,不知从何处得来一株稀世罕见的草药,准备给母亲做药引。吴莘家里是当地的大医户,祖上传下来辨认古籍药材的本事,认得那是一株解热毒的樊桃芝。他和良医正切了一小块试试效果,炼成了两瓶汁液,但他们住的屋子遭了窃,别的都没丢,一整株樊桃芝连带一只小瓶子却统统不见了踪影。
两人慌得六神无主,良医正提议既然还剩一瓶,那就用别的药材顶上,王妃的病听天由命。吴莘想到若事情都出去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便同意先把一半的量先给老王妃服下,再另寻其他互不相克的草药和剩下的一半混在一起。老王妃服了第一剂药,病有了起色,第二剂药却出了问题,赵王要拿他们开罪。当时府中正好新进了几个年轻的医师,也参与了诊治的过程,医正和医副顺理成章地把责任推到了他们身上,其中就包括方继。其他的医师有家族庇护,被赶出府后也没吃多少苦头,但方继就倒霉了,颠沛流离去了洛阳。
罗敷听着听着,就隐约觉得很多事情可以连上,但她缺了根线。
“秦夫人熟悉这樊桃芝吧?”
他打断了罗敷的思路。
“定国公府的樊桃芝,就带着一个小瓶子,被送到宫中给长公主做药引。”
她记得很清楚,王放是亲自去和常玄义要的。
“你可知为何历代越藩一直这么嚣张,先帝却对他们不闻不问?”
吴莘犀利地指出来,“秦夫人,因为你迟早要知道,老夫也就直言不讳了。”
“那株樊桃芝,老夫猜是被越藩着人拿去了,机缘巧合下给了定国公。”
罗敷立刻回想起那天从国公府里出来,王放跟她说是方继把药材给国公府的,用来还欠常老夫人的人情债。那么这东西一开始是在方氏手上……
“为什么是越藩?”
吴莘咳了一声,“说来话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