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申遗(1 / 7)
老何都这么说了, 那就是让祁云放开手脚尽量把那套古乐器搞得高调奢华了。
祁云这自然是二话不说就进了院子去后门挨着专门存放木料的院落仔细挑选木料。
华国古乐器几乎绝大部分的主体都是选择自然生长而成的木料, 因为华国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树木在一年年的生长中会吸收日月精华,又记忆了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于是制作成乐器,音色中将包含有最自然纯正的声音。
申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会长达八年才申请成功。
原本申遗这事儿并没有在领导们的会议桌上排队,就目前而言, 华国还忙着发展经济呢,已经冒险引进了外资,若是不能谨慎的掌控好外来经济冲击, 那开了口子的特区将不再是华国引进新鲜血液的通道了,反而将会成为垮塌堤坝中的“蚁穴”。
华国内部的姓社经济体制毕竟还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 而欧洲姓资经济体制却已经发展成熟, 这就像是一个小孩儿在自家的门那里开了一条缝,想要去观摩学习门外壮汉的一些自己能够用到的本事。
你不能保证打开门之后那壮汉会不会突然暴起闯进家门进行劫掠, 所以这时候国家机构就是孩子的监护人,要在旁边紧迫盯梢。
一旦发现壮汉有任何不对劲的举动,那么就要第一时间做好应急措施。
这种事已经把国家的大部分精力都占用了, 几乎整个华国都在往经济建设上面使劲儿,所以文化保护传承这方面就比较松懈。
唯一可以算得上的措施就是为祁云这个突然闯出国门的年轻作家开了一些方便的绿色通道,有种任祁云发展,必要时刻给予帮助的意思。
祁云同瓦西里分别之后虽然信件来往格外困难, 但是两人都是诺贝奖得主,在本国内还是很受重视的,辗转通过数十道双方驻外大使馆检查审核之后,信件还是能够送到彼此手中。
虽然时间上基本就是一年一两封信件来往的频率,但是两人对于这样没有断掉的来往就已经很满足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祁云收到了瓦西里的来信,六月里,那边应该也收到了他拜托相熟外交同志随同信件一起带过去的竹笛,竹笛上挂了个精致小巧的手工流苏,瓦西里应该会喜欢。
先前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瓦西里就对华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祁云也向他透露出自己日产制作古乐器的一些小趣事,瓦西里很盼望能够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