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5)
天空中乌云覆盖, 满是阴霾,仿佛连天都被压低了些。
庄子里的大棚里, 那些在本地老农看起来都奇奇怪怪的作物都已经长起来了, 而且就目前看,在古代普遍少肥的情况下,苗肥后长势还相当不错的样子。
得了消息的萧燕绥兴致勃勃, 甚至还亲自端了一盆早已经生根发芽甚至重新结出番薯的植株去了萧嵩那里给他看。
倒是此前说过的,关于李倓该回去了的话题,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萧嵩只是私下里同自家孙女聊了聊,却是并不曾同李倓说起过这件事。
萧嵩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 微微睁大眼睛看着番薯的叶子,略带惊奇道:“这就是你前阵子说得, 能吃, 产量很高、而且很容易种的东西?”
“对啊!”萧燕绥点了点头,虽然她完全不记得番薯的具体亩产量,但是比常规粮食作物大米小麦之类的高很多是肯定的。
沉吟片刻,萧嵩道:“你想把这种作物传出去?”
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 任何关于粮食的事情,都是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
“没啊!”萧燕绥断然否认了。
正要给孙女解释这种关乎百姓生计的事情, 便是她也不能随便插手的萧嵩难得的别她哽了一下, 顿了顿,才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培苗吧!回头幼苗多了,或者直接把这些番薯埋到野外的土地里。这东西生存力挺强的, 以后哪个山坡上长得漫山遍野都是了,等到哪家农户割草或者是做些别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现了。”萧燕绥回答得漫不经心。
一直以来,她鼓捣的东西其实堪称每个都极为出格,却不曾太过惹眼的原因,除了萧家稳得住之外,其实也是萧燕绥并不热衷于去外面招摇的缘故。
民以食为天,莫说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唐朝,就是她上辈子生活的现代社会,粮食短缺问题其实也是世界性的问题,只不过一直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大部分不至于缺衣少食,所以对这些事情缺少敏感性罢了。
反正番薯这种东西好长,扔在野地里不管也没什么大事,早晚会被周围百姓发现用处,哪怕挖回来喂猪也是好的,若是以后年景不好,到了饥荒年间,这种野外能吃的东西,自然会充分展现其价值。
便是在现代,推广一个新品种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在唐朝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是当真折腾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