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 / 4)
到一起。
杨令月猜得没错,出了这档子糗事,良妃除了必要的请安,平日里那是轻易不踏出长春宫,而没个成算的成妃呢,则又和慧妃孟不离焦焦不离孟了,见天的一起逛着御花园子、御景亭,以期再来一场有预谋的不期而遇。
托记忆中的明史的福,结合几面的印象,杨令月倒是猜着了朱由校几分心性,知道他一贯是不喜这种带着目的性的偶遇的,也就乐得跟她宫里的春来三人看笑话。反正知道你没讨着好,我就安心了。
朱有校这家伙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孙子,按说应该备受瞩目的长大的,但因为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问题,再加之神宗皇帝并不喜欢朱常洛这个长子,而明光宗朱常洛又是个短命的主儿,因此十六岁继位的朱由校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由于没有文化,朱由校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所以这照旧了如今的李进忠、以后的魏宗贤大权在握。毕竟魏宗贤这是可以非常善于揣测人心,又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信任他的朱由校这才让魏宗贤为自己代笔。
过了九月,天色渐渐转凉之时,李进宗导演了一出戏,跟朱由校表明自己本姓魏,想改回原姓。朱由校觉得李进忠不忘本,逐准了请求,并亲自赐了忠贤二字作为其名,自此,历史上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的魏宗贤逐渐登入舞台。
杨令月是四妃之中第一个侍寝的,朱由校在坤宁宫宿了一月,便迫不及待好似‘逃离’一般离开坤宁宫,转宿杨令月所住的翊坤宫。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永寿宫之北,储秀宫之南,长春宫之东。东西十二宫以东为尊,以靠近中轴线为尊,以靠近乾清宫为尊。二进院格局,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始称万安宫,明嘉靖时改称翊坤宫。
翊一字有辅佐之意,而皇后的寝宫为坤宁宫,翊坤的意思自然是辅佐皇后、帮忙管理六宫之意。所以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坤宁宫宿满一月之后,朱由校率先宿的便是翊坤宫。
朱由校未来之时杨令月很紧张,朱由校到来之后,杨令月更加紧张。一来这具身体实在年幼,算起来不过虚岁十四,二来也是因为夏时公公让冬果转说的话,说朱由校在坤宁宫睡了一月,却根本未成那事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杨令月算是朱由校的第一个女人。
杨令月前世时曾听人说过,男人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女人都有一种不同的感情,如今的杨令月为了更好的生活自然不会抗拒此事的发生。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