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翰林院(2 / 4)
,今日一见,又如此性情稳重,就更难得了。”
皇帝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人站了出来,夸道:“此人于会试之后考了兵法和骑射,皆位列第一,听说军部、銮仪卫和西南军区都派人邀请了他,却不知他将选择何处?”
銮仪卫倒还罢了,不过是那些勋贵子弟拿来增添资历的摆设罢了,但凡有些野心的都不会去的,那夏成是傻了才会去銮仪卫。
估摸着銮仪卫也知道夏成不回来,只是做个样子邀请一二罢了,军部和西南军区才是大头。
军部不用说,原就是个好部门,一进去,以夏成当科进士的身份起码也是个五品官儿,在军部呆上两年,再下放,立马就能升迁,可谓是青云直上的好路子。
若是去西南军区,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起步比不上军部,但架不住西南在打仗啊,若是心狠一些,直接上战场拼命,从五品跨入正四品也不过是一年的事情,要是运气好,立了大功,说不得最年轻、升的最快的三品官就出炉了。
只端看他如何选择了,而且今日他又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能在陛下面前留下一点儿印象,日后表现的好,可谓是前途广大。
“他既是辽东人士,可与夏侍郎有甚关系?”
被皇帝问道的人忙道:“启禀陛下,此人正是财政部夏侍郎家的第三子。夏侍郎共有四子,除四子是庶子,已在成年后分家单过,二子十岁上便已夭折,长子名唤夏郓,是甲子年二甲十五名进士,如今在明州翁山担任县令之职。”
“果真是一门英杰,可见夏侍郎家教子有方!”皇帝扶手笑道:“该赏的!”
立时便有公公出来应了声是,接着皇帝又问了好几个,然后才指着王玥道:“几位卿家觉得此子如何?”
几位大臣忖度着皇帝的心意,纷纷出言夸赞,将王玥说的一时天上地下再无人能比得上,这夸赞却是太过,让几位没开口的老臣皱起了眉头,皇帝忙摆手制止了他们的夸赞,道:“你们夸耀的太过了,这孩子固然好,却当不得你们这般赞,要朕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却太惫懒了些,一心想去翰林院,跟他老师一般钻研画技,要朕说书画之道固然叫人赞叹,可于国于家却实在是有些不到之处,一身才华若是放在这上面,难免叫人惋惜。”
这话一出众人便都知道了皇帝对王玥的态度,并不像是因为儿子爱屋及乌才有的青眼相加,这话里话外的亲昵倒像是他们平常说起自家的子侄一般,话里嫌弃,但实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