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4 / 8)
一次正式参政,站在金銮殿里参加早朝。他在皇上的默许之下,明目张胆地跨出了夺取储位的第一步。这一步,从他五岁懂事起,已经等了十年,隐忍了十年,也准备了十年。
“诸位爱卿对皇儿所提议之事,可有异议?”
众多官员从开始听到结局,除了赞叹四皇子的计谋之外,也在揣测皇上此举的用意何在,尤其是太子的死党都不曾回过神来。太子刚刚被申饬,还在禁足期,圣上就将四皇子抬了出来,嘉奖不断,这里面的事麻烦了。
“臣私以为,此计不妥。只有科举与缉拿要犯才会在京兆府张榜,自古便没有将政务公开的先例,更何况还是要公开军务。”金銮殿上本是鸦雀无声,吏部的齐尚书,也就是三皇子的舅舅第一个出言反对。
三皇子排行在四皇子之前,都不曾有上朝的机会。四皇子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小子,如何敢站在金銮殿上推翻先例,侃侃而谈。今日若是他能开创先例,明日他就能仗着圣宠,取太子而代之。
“墨守陈规,又岂是长久之道。”四皇子倒是没想到太子党还不曾开口,齐尚书先急了眼。他那三哥无才无德,又冲动冒失,倒是有个一心向他的舅家。只是话又说回来,若不是齐贵妃合齐府之力一直针对他与佳仪,齐尚书也不用担忧他上位。
“那臣请问四殿下,如此下去,是不是军功与死将也要张榜告知于民?”齐尚书脸上青白交加,若是治理一国,能巡陈规,又怎么会有圣祖的出世,四皇子真是损人不见一个脏字。
“齐尚书好提议。父皇,儿臣附议。”四皇子听闻齐尚书所言,眼睛一亮。他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想缓缓图之,却不想,齐尚书以讥讽的方式道明了他的心思。
非常浅显的道理,只要不亏待死将遗孀,那新入军的士兵没有后顾之忧,就不会因担忧家中亲眷断不了兵源。而且军功红纸黑字张榜,这是保卫家国的荣耀,更是家中妇孺炫耀的资本。
齐尚书想不到四皇子会顺杆爬,只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这可是在金銮殿上,四皇子如此吊儿郎当,扭曲事实,都可以认定四皇子是目无遵纪,蔑视朝堂了。
他正想参四皇子一本,甫一抬头就看见圣上看向四皇子赞赏的眼光。齐尚书心里一咯噔,顿时有种莫名的恐慌。齐府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踢到了铁板?圣上对太子从不曾这般慈眉善目过。他这般一想,惊惧之下倒是先一步偃旗息鼓了。
不管齐尚书心里想什么,都没有人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