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9章 :(4 / 5)
,因为他心里清楚的记得,自己幼年时他是怎么讥讽慕容腾空有嫡子名头的。后来见慕容腾一副很满意大皇子储君之位的样子,他才歇了挑拨的心思,只是后来的将近十年,他还是忍不住时时挑衅,便连齐府的大少爷齐彦也对慕容腾不恭不敬……这一桩桩一件件,慕容腾登位后怎么能忍住不报复?
所以,他在得知齐贵妃的猜测之后,立即调遣了自己府里的所有侍卫同时用钱财募集了大把的佣兵。他也是拼着必死的决心而来,不成功便成仁,在他认为,他总是脱不了一死的!
不过,他也没想到此次事件会这么轻松,虽说他时机把握的好,一直等到大皇子与慕容丰两败俱伤后才出手,但见大皇子敢发动兵变却不留后手,出了御前亲卫一个多余的将士和士兵都没有,仿似做戏给圣上和皇后看一样,心里头又有些别扭。
只是等他看到到处被捆绑的伤兵残将,又将这心思埋了下去,管他呢,反正现在大盛王朝的至高权力眼看就要到手了。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万事都没有定论,因为你永远没法确定,在黄雀的后面会不会还隐藏着一尾蛇。二皇子是不幸的,在这件事里,毒蛇是存在的,而且恰恰就是当今太子慕容腾。
储君所拥有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名头,储君手里有一枚小小的虎符,可调取部分兵力护卫自身。只是若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在没有事先安排好的前提下,储君的这项权利就是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量储君的眼力与魄力。
因当时与圣上商讨之时,认为大皇子所能调遣的兵卫,只有御前军,是以圣上和太子都提议不要惊动兵部尚书手里的京城兵力,以免引起恐慌。而大皇子的脾性,圣上也知道,被逼的可能性有九成,真正发起宫变,做样子的程度更高些。甚至圣上一度认为,大皇子是存了损掉他亲自培养起来的御前亲卫的心思。
只是大皇子与太子谁都没有想到,士兵都是见血眼红的物种,所以才酿成了互相砍伐的惨事。
而齐贵妃败就败在自视甚高上。齐贵妃自认为皇宫里的一举一动瞒不过她的眼,熟不知,她的一举一动也瞒不过太子妃。
擒贼先擒王,太子妃甚至不需要费劲心里的打探后宫的一举一动,只要盯住齐贵妃一人便可保万无一失。所以,齐贵妃与二皇子商讨的内容和结局,一字不落地全都入了太子妃的耳朵。而太子妃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立即就明白,这对于半道出家的太子来说是怎样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契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