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双管齐下(1 / 3)
事实上,吴靖知道的当然要比苏据和伍丛多。他和昭出可算是平王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本来文这件事该是令尹的工作,但是秦兴思不和昭律对着干就不错,就不用谈帮忙了,所以只能让昭出这个清闲的莫敖来做。武自然就是他了,当年武王征战天下,吴靖没有哪一次没去的。边疆及国内大部分的兵权都还握在他手里,只因他身体康健,脾气火爆,秦兴思几次想分权都没成功。秦氏门客是不少,但多的是舞文弄墨之辈,和舞刀弄枪的武将一比,气势瞬时就弱了。
这样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肯定要比寻常大臣之间更紧密。吴靖精于兵法实战,这在某些地方和朝斗也有共同之处,每到拿主意的时候,昭律便命昭出将事情告知于他。这一来二去的,吴靖当然也知道虞婵的存在,知道她隐晦而巧妙的提醒,早就有心一见。
想想,一个足不出户的女子都能靠着博闻强识帮上那么多的忙,他家里那个孙子怎么就只知道流连花丛?论年纪还大些呢!这真的见上了,他又觉得虞婵温婉端庄,进退有度,好得就和那天仙掉下来一样。他一面想,武王当年真是神机妙算,这步走得太对,平王后宫有此女,必然毫无后顾之忧;一面又想,他也应该给自家孙子娶一个这样的女子,就能好好收心了。反正他就是越看虞婵越喜欢,那表情自然和颜悦色。
昭出见两边人都见过了,时间又有限,不着痕迹地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面。谏平王是势在必得的事情,他们人选定好了,时间就是在昭律的冠礼之后不多久,要商量的就是方法。昭出和伍丛偏向于策动群臣上折子,做一个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而吴靖和苏据觉得这太温和了,偏向以死相谏。
“若是做得过了,王上下不来台,真砍了谁怎么办?”
“你却是忘了,王上下过旨意,凡是敢谏的人都是死罪。既然如此,两种方法又有甚么区别?”
“折子还是不会砍的。”
“这种事情,也就我们知道。朝中多得是保全自己的人,又要花多少工夫去劝服他们签个字?”
“但若是死谏,那苏司徒和伍咸尹可就在风口浪尖上了。若是有甚么三长两短,往后我们要再拉人的话,可就要难得多。”
四个人达不成统一意见,最后都把目光投在了一句话没说的虞婵身上。虞婵仔细听了他们的意思,此时只慢悠悠地放下手里的茶杯,道:“我以为,吴司马所言极是。”
她这就是赞同死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