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闹场(3 / 5)
苏岳眸子一紧,“夫人!”
“将军,我没事。”萧氏勉强露出一个笑脸来,等苏岳回头的时候,李玉瑾已经领着苏珊出了将军府!
萧氏向苏琳方向眨了眨眼睛,苏琳扭过头去,却将萧氏这次的表现记在心上,迂回不是懦弱,对付父亲这样品行的人,硬来是最伤的。
国子监,大儒和监生云集,李玉瑾展开舌战群儒之势,阐述他所写的两本著作。
因为他观点新奇,此时倒也没什么人同他深辩下去,李玉瑾看国子监祭酒露出满意的神色,暗自出了一口气,深辩和理论是李玉瑾最弱的一环,他说得这些多是后人的总结!
在现代李玉瑾也只是通读过论语和中庸,他不是研究经史子集的老学究。
虽然抄袭有点对不起后人,但不抄袭对不起自己?好好东西不用白不用!
“敢问李公子,可曾读过五行散人的书?”
一席儒衫,头戴方巾的广陵王沿着国子监的青石里面走来,他身子挺拔,面容严肃,风采卓然,温润的眸子如往常一般的平静,“李公子对抄袭怎么看?”
广陵王的仪态是李玉瑾怎么都模仿不来的,那是萧家和皇室几代的积累。李玉瑾站起身,环顾四周,稳住慌乱的心神。
“广陵王何出此言?五行散人我根本不认识,抄袭之人罪不容赦,窃取他人果实的人是斯文败类!”
李玉瑾在心里加上一句,不包括我,反正这是个架空的时代,不抄对不住灿烂的中华文明,他这是促进文明的体现,不是他,中华璀璨的瑰宝无法在架空的朝代中出现。
广陵王不紧不慢的走近李玉瑾,他擎起手中的书简,“这是在下在三味道书斋发现的卷册,经过三味书斋的掌柜所言,这批书绝对是在李公子写下中庸新解前送到京城入库的,李公子可否解释一下?”
以广陵王在文坛的地位,众人对他更为相信一些。李玉瑾面色凝重,哈哈一笑:“如此卑劣的伎俩却能隐瞒过广陵王?你同我秉烛夜谈过,难道王爷不明白我的才学抱负?”
“我敬佩李兄的抱负,你有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但这些不能抵消你抄袭的嫌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在学问上没有功过相抵的说法。”
“我不愿相信李兄是抄袭的小人,然我调查两日有余,一切证据都对李兄不利。”
广陵王向国子监祭酒出示三味书斋老板,伙计等口供,广陵王道:“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