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看见曙光(3 / 4)
迫的成分。
妈年轻的时候是很有想法的,她是村里最早出去打工的,后来硬是被姥姥姥爷叫回来嫁给了爸。
在老人心里,外面的世界太复杂,一个女孩子容易吃亏,在老家找个老实人过一辈子才算是最好的出路。
就算物质条件差点儿,但毕竟在亲人身边,怎么着都有个照应。”
余笙:“哥,你别说了,我现在大概能理解妈为什么坚决反对我和王昭岩在一起了。我现在想知道你的想法。”
余俊淡淡道:“我的想法就是希望你幸福,人生的许多选择,不到最后谁也不能说出对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立场不同,看法必然存在差异,余笙理解父母兄长对自己的关心,也坚定自己跟王昭岩之间的感情。
哥哥对父母之间关系的分析,让余笙之前的不确定变成了肯定。
父母的感情余笙都看在眼里,小时候,她不懂,她以为爸妈是相爱的。
后来大了,她明白那些不是爱情,而是亲人之间的感情。
父亲对母亲一直是言听计从,这些在外人看来是有面子且幸福的事,但余笙知道,母亲其实更希望父亲能硬气一些。
曾经在母亲眼中,父亲不可能是她要考虑的类型,被迫屈服于现实之后,她想要试着接受他,但是经过尝试,两人始终是寒冬和酷夏的差别,没有共同话题。
后来,随着时间的前进年龄渐长,再加上孩子的出世,母亲就不再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了。
但是,母亲这辈子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她曾经的理想生活是,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过一生精神富足的生活,经济条件差点不怕,吃点苦头也不怕。
可结果呢,虽然丈夫踏实肯干,孩子乖巧听话,但心中始终有些遗憾。
所以,她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再重走她的老路,找一个跟自己思想高度不一样的伴侣。
眼下的感情看似浓烈,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人,怎么可能长久的平衡下去呢。
王昭岩是优秀青年,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在余笙母亲眼中也是。但是她还是担心,不协调的步伐走不出阳光大道。
一家人坐在一起,余妈妈问余笙:“你真的不顾我们母女情分,坚决要选择跟王昭岩在一起吗?”
余笙:“妈,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