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3 / 4)
有成千也有上百首,现在,她没准备重新去费脑子费时间去临时作五首出来,却是决定从她以前的东西里选几首出。
也算是取个巧走了捷径,姜彤自嘲一笑。
一边回忆一边下笔,全写出来之后,看哪里不对再三修改,通篇流畅通顺之后,一眼扫下来并无什么大问题,重新誊写一遍,这诗算是准备好了。
等墨晾干之后,姜彤才将这五张合在一起收起来放在一边。
这边准备好之后,姜彤又姜日前没没看完的那一册正数拿了出来,继续做阅读整理做笔记,她每天要看的书籍和资料太多了,压根没有时间歇息太多。
好在姜彤收集资料以及学习能力一流,通常都能事半功倍。要做出引出试卷习题册这东西,必然是需要大量意识储备的,一开始她去了解的就是童生试是怎么样考的,试卷中分别都是什么样的题型。
童生试说起来其实挺简单,并不怎么复杂。
科举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内容大从中择取,只是或深或浅的题目,第一回 的县试考五天,姜彤查阅了下,总结起来考的内容就是贴经墨义,诗赋策论这些。
贴经说白了就是做填空默写题,都是从四书五经中摘取的内容,要么出一段内容让你答上下句,要么出个题目让你默写内容。
一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内容的都能答会。
但这问题就出来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答熟读的所以才有人总也考不上。
越研究姜彤就越发觉得试题册是个好方向。
墨义大学就相当于现代的阅读理解题型,考的同样是经书里头的东西,这个比上一门要难上一点,诗经内容这么多,随便选取一段,让你做阅读理解,万一不走运,考的就是你没看过的内容,那完全就只能两眼蒙圈了,诗经策论就不用说,字面上的意思。
但是别看考很多门好像好难一样,其实考试范畴就没脱离过四书五经,更别提这是最初级的现实,出的题大多粗浅,并不会有太多复杂的东西。
姜彤支着下巴笑了笑,好像古代是科举考试真的对文科生很友好啊。
她自己上学的时候就是学的文科,没别的原因,就是可能更适合文科,有的人就是有自己特别擅长的一方面。
诗赋就不说了,是姜彤从小学到大的东西,阅读理解,不怕夸大其词,倒也是她的强项。说得俗气一点,好像就是有这一根筋,天生对这些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