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仪殿内(3 / 4)
坐在一旁。最终还是姜云明先开了口。
姜云明拿着那道敕封火药署监正的圣旨走到了李二案前,将其放在桌子上。
“陛下,这道圣旨还请陛下收回。”
李二有些不明白:“为何?这大唐没有比你更懂火药的了,当初你在杜家庄子外也说过让朕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为何现在?”
姜云明叹了口气。“陛下,现在还是太早了。”姜云明记得李二时期最大的威胁就是渭水之盟,日后的战事都是由李二所发起的,所以短时间内不会有外族入侵。顶多是几个不要脸的国家来大唐朝拜,来求些财物,甚至是和亲的。
“陛下当务之急并不是这火药,大唐刚刚立国不久,百姓正是苦难的时候。又发生了玄武门之事,陛下的声望也不如太上皇当初称帝之时。您现在需要做的是励精图治,准备好来年白叠子的耕种。待到棉衣制成,北上的将士就将出发,明年开春想必是回不来的,最好的结果也是后年之前归来。所以粮食之事依旧是燃眉之急。”
李二无奈,姜云明仿佛就不知道什么叫忌讳。长孙皇后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玄武门,这小子却毫不在意,偏偏自己还拿他没办法。
李二长叹一口气:“朕又如何不知,但是事情那里是这么好解决的。”
“云明可暂解燃眉之急。”姜云明想了想,开口道。
李世民霍然起身。
“据云明所知,在大唐南方有一国家,水稻可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
“真有此事?”
“自是有的。不过云明所阅读的史籍多对这个地方记载模糊,云明不知道那个国家叫什么。只知道那里有个小城,我们称之为占城。我们那里的书对其记载不是很清楚。占城,占波,占不劳,象临邑,临邑都是它的称呼,陛下可派人去找找看。”
“好,朕立刻派人。”
“陛下莫要高兴的太早。”姜云明摇摇头。
“怎么,难不成那地方比你所说的极北之地还难去?”李二有些不满。
“并不是。”姜云明摇头。“那地方并不难找,最北端应该是一个叫横山关的地方,云明不太清楚那是哪里。但是汉时那里应该是归属中原的,所以总会有人知道的。”
“那你怎么泼朕的冷水?”
姜云明叹了口气:“云明并不是说的占城,而是留给陛下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