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4 / 9)
效差劲,结局更是强行大团圆。”
陆珏道:“看来魏闲还是没能抗住投资商的压力。”
卫远道:“《民国怪谈》火的时候,魏闲才二十七,太年轻,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压不住人也是难免的。”
听到这话,陈一鹏笑了:“你还好意思说人家年轻?”
卫远清了清嗓子,说道:“怎么说我也是制片人,怎么就不能评论他了?陈哥,年龄不是问题,位置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样。撇开年龄,理性分析还是有必要的。”
陈一鹏一噎,说道:“你小子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我说不过你行了吧?”望向陆珏,“你觉得魏闲怎么样?事先说好,我不认为他是最佳选择。”
《独特的他》大赚特赚,青空荷包满满,自然准备乘胜追击,扩大自家摊子。
电影这块陆珏为主,以电影追求精益求精的情况而言,拍摄速度再快一年也就一部新电影。一年一部的产出速度实在太慢,观众对电影要求又高,陈一鹏他们也就将目光放到了电视剧上面。
电视剧拍摄周期短,集数又多,观众对它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个不错的剧本,靠谱的导演,再加上陈一鹏的手段,一部电视剧不说爆红出圈,小火也是可以的。
如今青空就一个余伟,正是缺人之际。原本照陈一鹏的想法是物色圈内成名已久的电视剧导演,像这种老导演拍摄实力稳定不说,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资源,绝对的稳赚不赔。
相比之下,魏闲从片场场记爬到副导演,磨了那么些年,真正执导的也就那部网剧《民国怪谈》。
经验,人脉,魏闲终究是差了。
“第一次执导就能拍出红出圈的《民国怪谈》,魏闲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陆珏思考着,说道:“陈哥,咱们之前买的IP里有没有悬疑谍战类?有的话,那咱们可以试着邀请魏闲,没有就换个人吧。”
目前魏闲展现出的风格类型就那么一两样,要想让大家相信,他必须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新人导演。
也就是考虑到这两年电视剧题材的变动频繁,老导演也未必能在新一代的观众面前讨到好,陆珏才会给魏闲一次机会。
陈一鹏:“有,悬疑和谍战都有,怎么说?魏闲的话,《民国怪谈2》扑街,他现在的日子可不好过。只要你想,趁此机会完全可以把人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