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单独授学(4 / 4)
你和一群学的慢的孩子一起。长此以往,你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科举一途,恐无裨益。”
齐詹明白不太明白岑准最后一句话里的意思,他一头雾水的看着岑准,问了出来。
“我怕你误以为学习容易,科举很简单。”岑准语重心长的说道,“其实你这算是刚开蒙,还没有正式步入科举一途呢!”
齐詹闻言,并没有任何的反应。反而让他好奇的是,目前这个他认知中从未有过的朝代,科举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而以前他没有途径得知这具体的信息,现如今岑准在他面前,这不正是一个好时机吗?
“夫子,那么科举到底要考什么呢?”齐詹问道。
“帖经,墨义,策问,诗赋。”
岑准开始详细的解释道,“帖经,考察背诵能力,四书五经给你一句,接下面的。这个很简单,一般人用功就能过。墨义呢,则是考察你对经书的理解,这个买本大儒的注解,找个老师教一教也没问题。”
“诗赋则靠天分了,得从做对子开始,平仄押韵不能错,做出的诗句或生动或美。作诗做的好不容易,但是做的一般也不难。最难的就是策问了,无数的学子们都败在了这一关。”
“在四书五经中抽取一句话,你得破题,说出自己的观点,论证。很多时候考生的见识有限,根本没有好的观点也无法论证。这点对于家学渊源、在官场上有人脉的学子,反而更有优势。”
岑准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举人要去个人当幕僚的原因了,它是一种快速接触官场上信息的方法。对于朝廷发生的大小事情,都有官府邸报可以获知。”
齐詹心里却不以为意,因为他可是受到后世网络信息大爆炸熏陶过的人,见识不是古代信息闭塞之人可比的。对于策问他可真是一点儿都不怕,相反的是,作诗对于他来说感觉会更难一些。毕竟在现代社会,人人都说大白话,哪里有几个能作诗的呢?
于是岑准对齐詹单独授学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