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4 / 8)
意,但张樱与胤禟达成合作,想要到海外倾销便宜棉布的事儿他还是知道的。
张樱还特意与胤禛算过,若是这笔生意能成,他们一年至少能增加二十万银子的收入。而且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有银子的收入,这些棉花一旦有了销路,新疆的经济才能发展起来,经济发展起来了新疆那边的百姓才能打心眼儿里服从大清的统治,不再如之前一般多次叛乱。
经济的重要性,胤禛在蒙古各部落身上看得清清楚楚。
就连准噶尔,也就是新疆与部分蒙古地区,不也是因为觉得跟着大清可以生活得更好,才会在之前策妄阿拉布坦试图再次引发叛乱的时候,给人以可趁之机,最后将一场叛乱消弭于无形?
若是好好的一门生意,最后却因为康熙禁止往南洋贸易而破产,也不知道新疆那些尝到了甜头的百姓会不会闹起来。
但沉浸在悲伤与愤怒之中的康熙是完全听不进去话的,胤禛也只能给张樱出主意:“既然棉花已经种在了新疆,不妨直接在新疆将棉布纺织出来,然后从陆地上运到其他国家售卖?汗阿玛只是禁止了海运,却并未禁止从陆地行商。”
“我记得以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新疆穿过?你也算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可以想办法将以前的丝绸之路捡起来。”
张樱看着胤禛,有些无语。
那丝绸之路都荒废多少年了?当年的楼兰等古国都已经掩埋在了沙尘暴里面,想要将丝绸之路捡起来哪儿那么容易?
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这确
实也是一种办法。
胤禛自己似乎也知道这办法不简单,于是又给出了第二个建议:“汗阿玛虽然禁止了前往南洋贸易,却并未禁止前往东洋。虽然东洋那边人口不算很多,周边海况也复杂,但你们若想继续海运,未必不能从将船只开往东洋,在附近绕一圈儿后伪装成东洋船只前往南洋。”
汗阿玛禁止大清商人前往南洋贸易,难道还能禁止东洋人前往南洋贸易?
管天管地也没有管这么宽的。
张樱松了口气:“多谢四爷出主意,我会好好考虑两种办法的优劣。”
总之,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
最多在新疆多建几个仓库,将今年的棉花纺织成棉布后储存起来,等胤禛登基之后再开启这门生意。翻了年就是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在六十一年就会去世,也没几年时间了。
暂时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