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吏治(2 / 3)
责这个兢兢业业的老臣,叹了口气说道:“朝廷无钱并不是卿之过,范安把夏爱卿扶起来!”
“臣谢陛下不罪之恩!”夏元吉再次坐在锦墩上拱手谢恩。
朱瞻基看着这几个代表着大明金字塔顶层的老人,冷笑一声说道:“朕才把大明交给你们几年,朝廷便入不敷出了,你们不该给朕一个解释吗?”
“老臣有罪,请陛下处置!”杨士奇再次跪地请罪。
“朕要得是原因和办法,处置了你杨士奇,朝廷的税收就能收上来吗?”
“不能!”
“那你就给朕说说为何不能?”
“官绅勾结侵夺了太多本该交税的田地,这些田地在官府的黄册上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消失了?那地还能长腿不成,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本土地的主人受不了胥吏的盘剥,不得不将土地低价出售给士绅将税赋交了,一无所有之后变成了流民。
在士吏勾结之下,这些本该交税的土地在黄册上不翼而飞,成了士绅的囊中之物。
如今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你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本该属于国家的税收白白的流失,却不采取任何的措施?”
“臣等不知道该如何制止,地方官员也是士绅中的一员,他们在甲地做官,他的家乡乙地他的亲人正在做着跟甲地士绅一样的事情。
这天下做官的十之八九都是士绅,或者与士绅相关之人,总不能把天下士绅全部杀光吧!”
杨士奇这话与其是跟皇帝说,还不如说是在对自己说,不要说是地方官员,就是朝堂诸公不也一样都是士绅一员吗?
打压士绅的利益,就是在打压他们自己的利益,不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能够改变现在的处境,而是他们不敢做。
就拿杨士奇来说,锦衣卫已经多次密奏他儿子在江西的诸多不法之事。
“你们怎么做那是你们的事,朕还是一个要求,地方必须稳定,不能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一旦发现饿死人的现象,所有当地地方官全部杀无赦。
做为地方父母官,连让辖区百姓吃饱饭的能力都没有,朕要你何用?”
这已经是最低要求,内阁几个辅臣都是一脸苦涩,这个要求地方上也做不到。这几年没有饿死人,那是因为皇帝一直在招募流民,地方上的流民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