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工业与农业(2 / 3)
。其实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工具都是一直在进步的,可以说人类的进步是工具的进步所带来的红利。
我们祖先,学会了使用火,从此寿命增加了很多,学会了使用工具做为武器狩猎,就能战胜原本无法战胜的动物。
随着工具的进步,人类从采集、狩猎进步到了种植时代,刀耕火种是我们老祖宗最先发明的耕作方式,然后有智者发明了各种的耕种工具,种植技术也在工具的进步中有了长足的进步。
直到现在我们学会了用曲辕犁翻耕,用耧车播种,用锄头除草,用镰刀收割。难道这些工具就没有改进的空间了吗?
不见得吧!在朕看来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只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事。”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帝非常热衷于工匠之事,并且认为未来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工匠的力量。但是唐三任也好,程芦山也罢,他们这些见证了皇帝这些年的决定没有一个是错误的。他们对皇帝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放在后世就是狂粉丝心理。
即使是强奸犯,在狂粉丝眼里也是没有罪的。这种无脑崇拜其实是最要不得的,不过对于朱瞻基推行新政来说却是非常的有用。
“陛下,工业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季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说别的季重不知道,纺织机械你可是亲眼所见,经过改进的纺纱机效率增加了多少。
现在每一个纺纱机上是两个纱锭,效率就增加了一倍。若是同时纺四个纱锭,以后还可能造出八个、十六个纱锭或者更多的纺纱机,效率会提高多少季重想过没有。
增加了效率之后,还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成本降低之后,布匹的价格就会降下来,老百姓花一样的价钱能够买到更多的布匹,这就意味着老百姓能够做出更多的衣裳,这可是惠及万民的大事。
这就是工业发展的好处,更进一步的说,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还可以出海卖到海外,用工业品的价格换取海外的粮食、矿石、以及各种工业需要的初级产品。
你想想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少,这些利润完全可以转化成大明发展的动力。国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发展国力的同时还能惠及民生,只有百姓真心拥护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臣明白了,实学就是发展工业最佳学说,陛下是打算用实学打造出一个工业的新的利益集团,用于对抗儒学的利益集团。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