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要山东(2 / 3)
因为有功于社稷,才有免税的额度,怎么能说士绅没有没有交税就不管呢?”张本有些着急,毕竟现在反贼肆虐的是他的桑梓之地。
“说的真好听,请问张尚书,士绅有什么功劳?能让朕不惜代价相救?”
“陛下!没有士绅谁来稳定乡村?”
“有士绅,乡村不也一样造反了吗?而且是号称圣人之地的兖州造反了。朕知道你张本是个清官、好官,可是兖州的官好吗?兖州的士绅好吗?”
张本真的不敢说兖州的士绅是好的,不然怎么解释为何兖州的百姓造反了。这造反之地若是发生在其他边鄙之地,他们还能讲出一个边鄙之民,不通教化,不知礼义廉耻。
然而在圣人之地,每天都沐浴在圣人之光下,百姓依然被逼得揭竿而起,再说什么儒家有教化之功,那就是彻头彻尾的自己打脸。
“陛下!臣不敢替家乡的父老求情,但是其他地方的百姓是无辜的,还请陛下开恩,赶紧出兵将叛乱控制在一州之地,还百姓一个安宁之天下。”
“你们呢?都是什么意思?”
“臣等无能,请陛下出兵平乱!”
“朕出兵也可以,不过山东要完全交给朕,你们转告山东的士绅,要么让他们伸着脖子等候白莲妖人的宰杀,要么就接受朕的安排。”
群臣一听皇帝要山东,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大家都知道皇帝要是掌控山东,就会如同房山、天津、上海的士绅一样,被皇帝的新政挤垮。
文官们也想着把施政的权力交给皇帝,前提是现在的政治格局不变。尽管皇帝的新政只在几个很小的点上进行推进,还事不了避免的触及到了士绅的利益。
首先就是劳动力的争夺,皇帝不惜余力的赈济流民,目的就是要控制劳动力。这些流民本是各个乡村劳动的主力,如果没有锦衣卫的宣传,这些流民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选择做流民的。
可是在锦衣卫的引导下,这些百姓一旦被士绅算计失去土地,很多人就选择了跟随锦衣卫的引导,向着海边流动。
士绅们剥夺了百姓的土地,可不是只为了获得土地,光有土地没有人耕种,那就是一块没有任何价值的荒地。
士绅控制土地的目的是把老百姓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为他们耕种获取利益。
然而新政辐射的地区,老百姓已经不再佃租地主的土地,而是选择进入工厂做工,每天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