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讨明檄文(2 / 3)
在群臣的耳朵里,让众臣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衍圣公居然投降了白莲妖人,还把大明定为伪朝。那他们是什么,伪官吗?
这时范安终于将这篇檄文读完,下面的话是兖州知府上奏的关于兖州叛贼的情报,兖州如今极其空虚,若是朝廷再不派援兵,恐怕整个兖州都会沦陷在反贼手中。
“诸位都听完了,朕和你们都成了圣人后裔眼中的乱臣贼子,我们君臣一人找根绳子吊死算了,省的给圣人子孙丢人!”
“陛下!那孔彦缙的胡言乱语何必放在心上,当务之急是赶紧将这些叛贼扑灭。”杨士奇劝解道。
“胡言乱语?朕看你们心里八成也是这样想的吧,那狗东西不过是把你们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朕倒是理解那狗东西,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呢?
既然是贪生怕死,就别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你们读书人将忠孝仁义,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朕怎么就没看到你们的节呢?
叛肯定是要平的,平叛之后该怎么办?孔家的后人再找上门来,要怎么做?还继续让这样的人家趴在百姓的身上吸血吗?”
“这······”杨士奇词穷。
“你们呢?说说这孔家将怎么处置!”
“陛下!孔氏毕竟是至圣先师的子孙,朝廷不该对他们太过苛责,有碍陛下的仁名!”礼部尚书胡潆进谏道。
“就因为孔家是至圣先师的后裔,他们就能为所欲为吗?在朕看来,孔氏有今天这种龌龊之心,与各朝各代的优待脱不开关系。人一旦寄生虫当惯了,就不想再努力。”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孔家?不管孔家做了什么事,他家的象征意义太大了,这样的事孔家已经做过不是一次两次了,多这一次也不多,少这一次也不少。孔家还是要给予身份象征,除非陛下不打算用儒学治天下!”
“孔彦缙是孔彦缙,孔家是孔家,不能混为一谈,朕看来还是让他们自食其力来的好。以后孔家人就应该是一个普通人家,愿意种地就种地,愿意做官就考个功名,愿意经商就去经商。
总之就是彻底的平民化,以后大明境内就是皇帝的子孙也要平民化,一切祸乱的根源就在于人心的贪婪。”
“陛下说的是,不管士绅也好,勋贵也罢,都是朝廷的子民,他们应该为这个国家尽一份力量。总是索取,不承担义务,这天下早晚都得崩塌。”
“老大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