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6 / 9)
帝才姗姗来迟。
等到百官向皇帝行完礼,沈映大手一挥,便有小太监们两人一组抬着木头箱子从金銮殿外依次进来。
百官们看到箱子后也不惊讶,自觉地分散两边,将中间的位置空出来让小太监们放箱子。
早在昨晚,太后就把皇帝清空了永乐宫,要拿自己的私库补贴北征蒙古军饷的消息放出了宫,到今天早上上朝的时候,百官们差不多就全都知道了这件事。
一些原本还对皇帝抱有期望的大臣,见此情形不由得偷偷摇头叹气,征讨蒙古如此严肃的事,竟被皇帝当做儿戏,大应何时才能再出一位明君?
沈映等到小太监们把东西都抬进来了,从龙椅上起身走到台下,展开双臂对着文武百官扬声道:“诸位爱卿,这些东西,都是朕的体己,朕今日拿出来全都充入国库,作为征讨蒙古的军饷,以示朕要收服蒙古诸部的决心!”
郭九尘咳嗽了声,拖长了语调阴阳怪气地道:“皇上,恕老臣说句冒犯的话,就您这点体己,恐怕还支撑不了大军走到山海关的。”
那些依附郭九尘的大臣们等郭九尘说完,故意在人堆里发出声声窃笑,来应和郭九尘,给沈映难堪。
“郭大伴说的不错,朕这点银子,用来打蒙古,的确不够。”沈映对下面的讥笑声置若罔闻,淡定地说,“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打仗也讲究同心协力不是?诸位爱卿,有没有谁愿意捐点银子出来的?”
百官们谁也不傻,就算愿意捐银子,但这时候站出来就是摆明了支持皇帝,和太后作对,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沈映等了一会儿,看到没一个人站出来,惋惜地抿了抿嘴角,“没有人吗?”
“皇上,是您说要靠自己解决军饷问题的,怎么到头来,还是让众臣们捐银子?”郭九尘轻笑一声,“若是没有良策,当初又何必夸下海口,若是让鞑靼人知道了,还以为咱们大应都是喜好夸夸其谈之辈。”
沈映嗤了声:“郭大伴,你这话从哪里说起?捐不捐全凭自愿,朕又没逼你们,不捐就不捐呗,你从哪里来的牢骚,端的像个喜欢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人。”
郭九尘脸色一沉,正要发作,突然有太监进殿禀报,说是昌平长公主在殿外求见。
众臣暗暗纳罕,这个时候,一个公主上朝来作甚?
沈映转过身走上台,嘴角勾出个讥讽的弧度,长袖一甩,“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