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2 / 5)
来投奔温惟,也只是想着做个侍者伺候左右,三餐温饱,养家糊口,能让婆婆与阿妹安稳度日。
“小的心无大志,不敢奢望其他,承蒙少主高看,实不敢当。”阿诚面露谦卑之色,语气诚恳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此绝地反击、人生逆袭的典故比比皆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出少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若因门第出身而妄自菲薄,蹉跎人生,甘愿一辈子为奴为婢,仰人鼻息,碌碌无为,那就随你吧!”
说完这一席,温惟看了一眼低头哈腰的阿诚,转身往餐舍悠然走去。
快要抬脚进屋之时,就听到身后阿诚声音陡然提高。
“阿诚谨遵少主教诲,摒弃自暴自弃之念,厚积分秒之功,必取百炼成钢。不负少主殷殷期望!”一字一句,刚劲有力,掷地有声。
温惟脚步一顿,正声道:“从明日开始,你且随我进宫入学!”
说完,抬脚迈过门槛,大步进了里屋。
阿诚杵在原地,看着温惟消失的背影久久未动,他抬头望着头顶炎炎烈日下碧空如洗、青天白云……
再过几日就是一年一度春朝节,各周边使臣国与各地节度使都会聚集京都城。到时候,作为东平节度使的温莛知自然也会依礼前来拜贺。
京都耳目众多,温惟入京后为了不引人注意,已经将从东平的侍从都打发回了东平,只留了几个眼线于城外乔装候着。
京都城内没了接应之人,温惟与东平之间的联系也只能暂时中断,一切往来信函皆要通过官府驿站,所以平时写信也都是寻常家书,只是聊些家常询安问好之类。
如今来京都日子也不算短了,除了秘书监本职事务,其他事情毫无进展。
李荣赈回京,原本朝中庞敬宗与东陆两大权团势力,瞬间变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李荣赈战功卓著,兵权在握,又当朝摄政,风头较二者更胜一筹。
现在摆在温惟面前亟需解决的就是陶锦尧赈灾款贪墨一事,眼下李荣赈已经归京,此事终究要提上日程,陶家之事明显是有人做个手脚,既然是有备而来,要解陶家之困恐怕没那么容易。
来京月余,还有一人她尚未见过一面,那个人便是东陆,此人深居简出,少有露面。昨日正逢宫中大宴,如此场面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