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3 / 4)
。若是大晋无动于衷,恐怕接下来突厥人抢的便不只是区区几个边镇了。
于是,不少臣子义愤填膺地表示立刻派兵到与突厥相连的几个边镇,要狠狠折煞一番突厥人的威风。
对此共同监国的皇太子和六皇子也都应允下来。然而,谈到主将人选的时候却出现了分歧。
按理说最合适领兵的人便是定王世子,与突厥人相连的那几个边镇也与西北定王的封地相隔不远。但六皇子怎么敢让定王世子出京,要知道。他之所以能与太子平分秋色,靠的就是定王世子,若是他离开了自己可就明显处于劣势了。
然而家国安危的面前,太子满口大义之下,六皇子终究是未能阻挡定王世子出京领兵。不过让他稍微感到心安的一点是在宫中诸位太医的努力之下,父皇的身体明显有了起色,腿脚已经能够稍稍动弹一番了。
只要再过几日,父皇身体好转,太子先前犯下的罪责重提,他依旧能够高枕无忧。
于是,在众臣、太子、六皇子一同允许之下,裴褚率着傅征北手下的一支兵马离开了京城,往西面的边陲而去。
此时谁也不知道,早在突厥人欲有所动的时候定王府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而同时有一支西北军悄悄地过去与突厥人作战。
大历二十三年一月十二日,定王世子领兵离开京城的第七天,巍峨的宫城之中突生叛乱,太子联合各大世家将六皇子当众斩杀,安贵妃打入冷宫。
据说就在太极宫中,六皇子被斩下了一颗头颅,迸流的鲜血喷洒在皇帝的龙床之上。身体刚刚好转的老皇帝见此怒极攻心,气绝身亡。
至此宫城真正的落入到了太子和皇后的手中,太子在诸位臣子的拥立之下登上皇位,成为大晋的又一任皇帝。
宫变一事本是隐晦,可偏偏不知为何太子弑父弑弟在短短的两日之内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世家、儒者、百姓、商贾都有所耳闻,私下称新皇为无德之君。
失道者寡助,无得者如何能得天下?!
先皇为新皇所杀的消息传到先皇的嫡亲外甥定王世子耳中,世子先是大恸,而后便是大怒。接着便是直接举起了征讨无德之君为先皇报仇的大旗,从西北和西面的边陲同时起兵,数万大军朝京城势不可挡地逼近!
仅仅两日的时候大晋的三分之一的土地就落入了定王世子的手中,京中得此消息大乱。
登基仅仅数日的新皇怒斥定王世子为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