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万里(3 / 5)
        
            
            气,看不上他们这些勋贵。等见过了权力的好处、被繁华富贵迷过眼后,骤然想往上爬,却找不到门路,郁郁不得志。
    这个谢侍读早早就开始为自己谋划,显然是个聪明人。
    不过,倒也不用急。
    他没承诺什么,反而问起:“今日谢侍读可有什么见闻?”
    谢琢似乎经过了反复斟酌和犹豫,才隐晦地告诉文远侯:“陛下今日似有不悦。”
    很含糊,且非常谨慎——虽是给出了消息,表明了自己的有用之处,但达不到成为“把柄”被文远侯捏在手里的程度。
    文远侯很满意。
    翰林官员常在御前行走,必须谨慎小心,沉得住气。否则,说不定哪日出了事,还会殃及到他。
    像谢琢这样,出身寻常、没有人帮衬、有向上爬的野心,同时又谨慎小心的人,才是最佳的合作人选。
    文远侯愈加和颜悦色:“既然陛下今日龙心不悦,那本侯就不去触这霉头了。”
    谢琢垂眸拱手,恭恭敬敬:“侯爷慢走。”
    一直等文远侯走远,谢琢才站直身,神情漠然地继续朝天章阁行去。
    散衙后,谢琢让等在宫门外的葛武先驾着马车回家,自己则沿着窄巷,去了赵叔的面摊。
    市井街巷,总是充斥着笑闹和各种声音,谢琢穿行其中,仿若未闻。
    直到他看见站在面摊前的陆骁。
    “赵叔,有客来了,再多煮一碗面!”
    赵叔的声音从厨房的方向传来:“好嘞!”
    陆骁今天早上去天章阁点完卯就跑了,反正没人管着他,说不定翰林院那些官员都巴不得他别在那里碍眼。
    他还以为今天见不到谢琢了,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人。
    看着不远不近站着的谢琢,陆骁觉得那句“君若孤月悬高天,永不坠人间”说的有一点没错——即使周围人声鼎沸,谢琢也像笼着一层孤冷,与周围隔绝开。
    陆骁一笑,心情莫名有些好,抬抬下巴,问:“谢侍读,怎么不过来?别告诉我你不是来吃面的,你住永宁坊,不管是抄近路还是绕远路,都到不了这里。难道,谢侍读只是来闻闻味儿就走?那赵叔的面可白煮了。”
    谢琢慢两拍回答:“不是,我是来吃面的,有点冷。”
    陆骁面露得意,仿佛是他亲自擀的面亲自熬的汤:“对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