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上(4 / 6)
刀刃之伤,却被这火将皮肤烧的焦黑了,无法辨认,胡知县想到这里,将仵作叫上前来问道:“这五具尸体外部皮肤都被烧黑了,你如何知道没有致命外伤?”
仵作抱拳施礼道:“小人只是看这表面,并未见有明显外伤,故而如实填写。若是表皮却是烧焦,真有伤口确实看不出来。”
“你既然看不出来,就当写上,表皮烧焦,无法辨认有无外伤。怎么可以简单的写上,无有外伤呢。这样就会误导办案!以后当谨慎些。不可在犯此等错误。”仵作唯唯喏喏的退下去了。
胡知县将郭里正叫至跟前问道:“死者一家在这村子可有什么仇人。”
郭里正想了想道:“要说起仇家嘛,他们家也没和谁结什么深仇大恨啊,老爷子陶正,为人还算谦和,是个蔑匠,会织席子,远近的这些个村坊经常请他去织席子,或者织个背篓什么的。儿子陶建,也学了父亲的手艺,在外边做这营生,家里有二亩薄田,平时媳妇和老婆婆在打理,农忙的时候两爷子就回来帮忙。没听说和谁结下什么深仇大恨啊。”
胡知县和马龙又在村子里四处查看,问了些村民,都说他们父子并未听说和谁有仇。一时之间案情陷入僵局,无法破案。胡非为带着马龙回了县衙,只得将这案子暂时阁下,把案卷呈递到了知府衙门,不到一个月,知府衙门派了个提刑官下来查看,重新对尸体检验过了,在死者陶建的脖子上发现刀痕,口子不深,刚好划破表皮,约半寸深,因是被火把皮肤烧焦,故而十分难以辨认。根据这一个刀伤可以断定,死者是被人先杀死,后点燃了房子。可是这凶手为什么要杀死陶家五口呢。
胡非为左思右想寻思无计,便差马龙去村子附近查看,陶家所在的村子名叫山南村,村子后边的山,叫做对窝粱。这村子里住着十几户人家,马龙化妆成一个剃头的待诏,肩膀上挑着担子,一径的进了村子,古时候的人不像现在的人,隔几天就要理发,古时候的人平时也不理发。古人信奉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所以曹操才有了割发代首。可见人们对头发的重视,把头发割了,就好像把头砍了一样,所以这理发在那个时代是没有什么生意的。最先发明理发这个行当的人,传说是吕洞宾。吕洞宾为什么要理发呢,话说当时吕洞宾本是个秀才,几次考试不中,落魄不堪,已经穷困潦倒以极,陡然看见一个赖子,因为头上生了疮,快要死了,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有文化有知识,心中想到:这癞头疮之所以不能治好,就是因为常年被头发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