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4 / 6)
成一曲高歌,大声唱道:“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回到磷肥塘何秀的家,小宝帮着她们把梨平均分成两份,最后还剩下一个。两个小姑娘你推我让,谁也不肯要。小宝嗅着梨的香气,嘴馋的很,情不自禁地道:“我们把它分着吃了吧?”
何秀说声好,起身拿把菜刀要切。刘霞阻止道:“不能切,我爸说梨不能分开吃,不吉利。”
小宝不解地问:“为什么?”
“分梨,分离,切了梨,我们就会分开。”
何秀放下刀问:“那怎么办?”
“我们咬着吃,就不是分梨了,以前我和我哥也是这样吃。”
霞拿起梨咬上一小口,何秀学着样子也咬一口,递给小宝。小宝抓着梨,咧开嘴作势要大咬一口,最终还是轻轻地啃一下。梨水清凉而香甜,三个人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沉浸在浓浓的甜蜜中。
51、舐犊情深
代金娣一路颠簸,坐两个小时车才来到漳河农场。她以前也来过,所以对农场小路挺熟悉。先到女知青住的瓦房,发现女儿不在。吱吱哑哑地问别人,可没人听懂她说什么。情急之下,拿块石子蹲在地上写:刘爱珍。又站起来指着自己胸口,嘴里艰难地吐出两个音节:“女、儿。”
“你是爱珍的妈妈?”一位女知青立即会意,代金娣点点头。
“早上王场长送来张纸条,她拿着条子找她哥去了。”
金娣以笑为谢,又往儿子住的男知青宿舍去。男女知青宿舍相隔并不远,大约也就十来分钟的路。一路上稻浪滚滚,清风夹着泥土芬香扑面而来,让金娣倍感亲切。这久违的气息,让她有回娘家的感觉。
刘建平拿着妹妹带来的纸条仔细研读,这是一张类似公函的信纸,上面盖着红红的印章,写的是刘爱珍同志在劳动中如何如何积极,思想如何如何进步,作风如何如何正派。誉美之词,恐怕是她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用在自己身上。
建平搁下信纸问:“你没问王大胆为什么给这个?”
“问了,他说是老首长让他老丈人写的,回后有人会来拿,让我捡好别丢了。”
建平把信纸折好,递给爱珍说:“你把它收好,可能是虎头爷爷让写的,说不定有好消息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