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挨罚(2 / 4)
句俗语,那就是孩子犯错,一个打一个护,到老不成才,显然杨氏和刘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所以每当赵祯犯了错误的时候,杨氏都会静坐不语,任由刘娥处罚他。
赵祯见此方才问道:“大娘娘是否觉得儿子今日在朝堂之言有失妥当?若儿臣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娘娘不吝指教!”
赵祯说完,恭敬地朝着刘娥行了一礼。
“给个甜枣,再打一大棒,官家小小年纪,却有这份心计,实在是让人......难以费解啊!”
刘娥双眼眯成一条线,盯着赵祯说道。
赵祯回道:“回禀大娘娘,儿子认为,自古以来为明君者,无外乎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明辨忠奸!”
“哟!那哀家倒想问问在官家眼里,丁谓是忠还是奸啊?”
刘娥双目迥然地看着赵祯说道。
“咳咳咳!”
赵祯四下打量了一言殿中的内侍宫女,意思是说,有外人在,不好言语。
“尔等都下去吧!”
刘娥朝着周围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只留下内侍位都知任守忠。
赵祯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任守忠。
刘娥若有深意的看了赵祯一眼,方才说道:“守忠!你去殿外守着,若有人想接近仁明殿,一律拿下!”
“诺!”
任守忠忙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这一年以来,官家不但学问见长,而且连心思愈发成熟了,连屏退左右都懂,不得不说晏殊将官家教的很好!”
刘娥淡淡地说道。
赵祯此时方才说道:“大娘娘!在儿臣眼里丁谓是权奸!”
笑话,如果北宋五鬼之首的丁谓是忠臣的话,那么整个大宋的官员就没有一个不是忠良了。
“哀家怎么记得朝堂上,官家将丁谓比作诸葛武侯呢?官家现今说这番话,岂不是自相矛盾?哀家倒想听听官家有何解释?”
刘娥不解的问道。
赵祯回道:“大娘娘,说起丁谓是忠还是奸,就不得不提父皇,然则父皇已然驾崩,身为人子,岂能言父之过,然则今日大娘娘问儿臣丁谓是忠是奸,儿臣就不得不说说父皇的功过是非!”
刘娥此时方才直视起眼前的赵祯,良久方才说道:“那官家倒是说说看!”
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