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争议 (3)(14 / 24)
仇恨是不能化解的,所以朕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娘娘何不如化干戈为玉帛,下旨厚葬寇准,并恩荫其后人,以向天下臣民彰显大娘娘宽仁大度之心。”
事实上,赵祯也知道寇准是蒙冤遭贬谪的,但眼下刘娥临朝,他怎不能公然打刘娥的脸吧!所以只能说好话,希望刘娥能识大体,明是非。
“哀家当年也是受了丁谓的蒙骗,以至于误解了寇准!眼下丁谓被贬,寇准也已去世,往日的一切纠葛都已随风飘散,官家给寇准恢复名誉,按照宰相之礼厚葬了吧!”
刘娥不愧被后世称为贤明的太后,拿得起放得下。
......
天圣元年九月十八,赵祯下诏追赠冯拯为太师、中书令,谥号文懿。紧接着赵祯当众痛斥了丁谓等人为政时污蔑构陷寇准之事,并且当众给寇准恢复了名誉,于是还在崖州当参军的丁谓再度遭受贬谪,被贬道琼州去了。
天圣元年九月二十,赵祯正式下诏为寇凖平冤昭雪,恢复寇凖太子太傅、莱国公之职,赠中书令,谥号“忠愍”。
本来是要配享太庙的,但因寇准夫人宋氏多次祈求归葬西京(洛阳),最终赵祯同意了。
寇准生前很是受百姓爱戴,及至灵柩路过荆南公安县时,人们在路旁设祭,折断竹子插在地上,挂上纸钱焚烧,过了一个月,所插的枯竹都长出笋来,百姓见此就地立庙,号称竹林寇公祠。
赵祯听闻后,当即赠诗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算是对寇准为官一生的赞誉吧!以聊表内心的愧疚之情,而不曾想百姓和士林听闻后,都大呼官家圣明,天下有此而归心,这倒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0060章 燕云十六州
演武场内,一对对骑兵正在进行着骑术冲杀操练,喊杀声震天,演练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而不远的赵祯看着看着,不由地直皱眉头,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也是王者中的王者,中原王朝要想成为帝国,就必须具备大规模的骑兵军团。
而宋朝号称有二十万骑兵,但这二十万骑兵当中,能有八九万骑兵就算不错的了,京城的禁军骑兵还好一点,最起码人手一匹马,但地方上的厢军骑兵都是两三人一匹马。
赵祯身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大宋的敌人远不是眼下的辽国和党项人,还有女真和蒙古人,以及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