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争议 (3)(21 / 24)
却是好事一件,但眼下朝中财政拮据,前些日子,两浙路转运使上书说:苏州太湖堤岸踏坏以及傍海支渠埋没废弃,水侵民田,请求朝廷予以拨款修缮,但朝廷并无银钱可拨,最终还是调拨了内藏库五十万贯钱财,哀家想说,眼下朝政拮据如此,却还要免除天下百姓所欠的赋税,是不是有些不妥?”
“臣之所以反对,也是出于和太后同样的担忧!”
王钦若忙说道,他在中书一直被三人孤立在外,所以他一直唯刘娥马首是瞻,他知道他之所以能够担任宰相,完全是刘娥的原因,所以任何事情,他都是顺着刘娥的意思来。
鲁宗道直言不讳的说道:“眼下朝廷财政是拮据了一点,但总会过去的!万不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得罪天下万民,那样将得不偿失。”
赵祯此时方才说道:“敢问在座的卿家,可曾做过调查,拖欠田税的都是那些人?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是穷苦百姓,多少是地主豪族?”
宋朝租田给天下百姓种是不假,但朝廷直接掌控在手里的土地不及十之一二,更多的土地则是掌握在地主和豪族手里,他们也把田租给百姓种,但这税收就要比朝廷的税收要高上许多,上缴完朝廷的税收之后,剩下的都是他们的,说白了相当于中间商赚差价。
人的贪欲是永远没法满足的,就这样这些地主豪强们还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朝廷的田税。
“这臣等倒是未曾调查,但臣认为无论是地主豪族还是穷苦百姓都是大宋子民,既然是大宋子民,官家就该一视同仁!”
吕夷简朝着赵祯说道。
“诚如卿所言,朕一视同仁,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地主豪强,一律免除拖欠的田税,普通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民心安定,但在场的谁能够向朕保证,那些地主豪强会免除其下佃农们的田税呢?王相能保证吗?”
“这......”
王曾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
“又或者吕参政能够担保?”
赵祯转而瞪着吕夷简。
“兹事体大,臣不敢担保!”
吕夷简见此也是怂了。
鲁宗道出言道:“即便如此,天下的地主和豪强也会因此而感谢官家的,他们势必将更加拥护朝廷的统治!”
“笑话!卿难道忘了唐朝是怎么亡的吗?”
赵祯顿时怒道。
鲁宗道性子耿直,硬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