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争议 (4)(19 / 25)
业为了赚钱,就如同那黑心的资本家一样,使劲的压榨底层的老百姓,而沈墨染给工人们实行的福利待遇在这些人看来,就完全是一个另类。
但不管任何时代,商人们的鼻子都是最灵敏的,卫生纸虽然价格不高,但经过半年的推广开来,显然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大宋有五千多万百姓,要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会用上卫生纸,而这其中的利益不但让商人心动,那些新兴的豪门望族也是垂涎三尺。
天圣元年十二月初六,垂拱殿朝会,刘娥由于身体不适,所以没有前来,只有赵祯和几位朝中大臣在商议政事。
宰相王钦若出言道:“官家!朝廷今日来有一件事情,臣同几位相公商讨过了,但仍然有一些顾虑,还望官家断决!”
王钦若是赵祯的近臣,是故才会这么说,若是换成别人只怕会加上一句请太后官家圣裁。
“今儿个大娘娘身体不适,是故朕独自听政,虽然朕没有亲政,但针对朝政提提建议还是可以的!王相请讲!”
赵祯回道。
王钦若方才继续说道:“回禀官家,近来开封乃至全国都有不少商人请求经营造纸作坊,臣同几位相公商量一下,觉得造纸作坊的增加能够让纸张变得更加便宜,有此读书的成本会减少,将有更多的寒门子弟读的起书!”
“这是好事啊!商人们建造纸作坊谋生,是必要招收不少工人,百姓们会因此多一项进入,天下的读书人也会因此而增加,还有朝廷的商税也会增加,所以在朕看来,这是一举三得之事,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几位相公还有何不决呢?”
这样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了,即便刘娥来了也会同意。
“官家有所不知,那些商人......”
王钦若显得顾虑重重,说话都吞吞吐吐。
直脾气的王曾见此直言不讳的说道:“官家!那些商人想请求朝廷将卫生纸制造的方法传授给他们!”
“确实是这样!”
王钦若的脸色顿时不好了,心想我这个大哥还没说完话,底下的小弟就跑出来抢答,显然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啊。
王钦若之所以顾虑,是因为他知道造纸作坊明面上是毕昇的产业,但实际上是皇家的产业,赵祯的私房钱。
“这样啊!原来这些商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打起卫生纸的技术起来了,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不过既然能上达天听,想必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