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出征(2 / 3)
研究出来的轻型红衣大炮,这种炮相对于第一种炮而言,重量连前者的一半都不到,射程和威力都不如前者,但运输方便,且产量高,每年可造160门左右,而且炸膛率极低,只不过由于投产不到一年,因此大宋目前也就储备了200余门左右。
赵祯也为这两种炮起了不同的名字,前者叫青龙大炮、后者叫猛虎大炮。
赵祯本打算等到天圣十年迁都洛阳之后,在开启大宋对外征伐的篇章,但眼下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自然是要还击的,而且赵祯打算这一战解决党项和吐蕃问题。
所以一直未曾对外路面的热武器,赵祯打算让借此它登上历史的舞台了,经过商讨之后,赵祯给左路大军调拨了12门青龙大炮、24门猛虎大炮,给右路大军调拨了8门青龙大炮、16门猛虎大炮。
散朝之后,各部门开始全力运转起来,粮草军备一车接着一车的运往前线,而将士们也是分批次开拔,左路大军六万人,其中步兵两万人,轻骑兵三万人,重骑兵一万人,主帅王德用、副帅张亢、种世衡。
右路大军十万人,六万轻骑兵、一万重骑兵、两万步卒,之所以右路出动两个军的骑兵,是赵祯打算借此往吐蕃心腹之地逻些进攻,但能不能取得最终的战果,还得看具体的战场情况才行。
.....
会州城下,李元昊亲自统率六万余名羌族士兵已经把会州城给包围住了,先前种世衡领兵救援秦州,同领兵攻打会州的李元昊刚好撞到了一起,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虽然李元昊人多势众,但种世衡统率的人马全是骑兵,武器装备要远强于李元昊的军队,因此会州城下经过两轮骑兵会战之后,李元昊损失了八千余骑兵,而种世衡损失不过四千余骑兵。
同样是骑兵,党项羌族也算勇猛,但为何战损比竟然至一比二,李元昊很是想不明白,因此放种世衡入了会州城。
会州城下李元昊中军大营内,一阵阵惨叫声此起彼伏。
同宋军的第一战就遇到了不少的的挫折,李元昊暴戾的一面便展露了出来,而他把这些情绪全都发泄到了那些被他俘获的吐蕃妇女身上。
“大王!派往城内的细作回来了!”
一名文臣模样的官员走了进来,不由地被面前的修罗地狱下了一条,只见七八个衣衫不整的妇女躺在地上,身上衣衫零碎,全是一道接着一道的伤痕,而李元昊正拿着一条粗长的马鞭正在教训一名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