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赏公主(2 / 6)
,终又有一武曲星下凡,实乃我朝之福也,朕之福也,大宋江山社稷之福也。”
“有功之将,若不按军功赏赐,甚至因为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就将功劳大打折扣,那自问日后战场上,还有谁肯奋勇杀敌,为我大宋开疆辟土?”
吕夷简见此拜道:“陛下自登基以来,重用武将,各地总督及总兵不但有练兵之权,甚至还有调兵之权,臣认为如此以来,恐藩镇之祸再起,还望陛下取消众总督及总兵的调兵之权,且每逢大战派文官监军!”
赵祯见此说道:“所谓兵权,是军队的生机要,是掌握全军最高权力的统帅发号施令时表现出的不可侵犯的威严和权势。将帅只有掌握兵权,才能更好的指挥部下,就会如虎添翼,翱翔于天下,能随心所欲地应付各种机遇。我朝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遇战时,文官掌兵,每每措失战机,以致于一败涂地,众卿莫不是还想回到过去不成?”
王曾又道:“陛下,唐末藩镇之乱尤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陛下重用武将不是不可,但也应注意防范武将专权!”
赵祯其实倒不怕倒不怕武将造反,因为新编的大宋军团都有着严格的军纪军规,自从赵祯整编军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再给他们灌输着崇高的军人思想,那就是忠于大宋,忠于百姓。当然到了眼下,实际上军队已经演变成了个人崇拜,而士兵们崇拜的人无疑是赵祯。
当然这只是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才造成的结果。
兵部拟定狄青晋升一等青海候、正二品征西将军,赏银万两。其中正二品征西将军是虚职,赏银万两也不算为过,最主要的是这个一等青海候让朝廷的文官们不能接受,要知道当朝宰相王曾也不过只是一等伯爵而已,所以这也是文官集团不惜构陷狄青的最主要原因。
人言可畏,舌箭难防,尤其是遇到这样一群偏执成性的神经质大臣,赵祯也很是无奈,文和武似乎是注定不能够和平共处的。
狄青其实一点过错都没有,如果有,那就是错在人格上过于完美了,须知道大唐军神李靖在灭了突厥之后,都不得不自黑以免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猜忌。
想到此,赵祯便问道:“若是众卿以为兵部的赏赐不合适,那么又当如何赏赐?”
王曾见此出言道:“回禀陛下,狄青此前不过是秦州总兵,上个月,海南路总督去世,一直空缺,不若掉狄青去海南路担任总督。”
好家伙,竟然想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