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10 / 26)
不觉已经走到博物馆的游客区。
苏轼忽悠杜甫穿了一身休闲服出来,两个人都只简单地束了发,看起来非常悠闲自在。
很快有人认出了苏轼,热情地上来找苏轼打招呼,追问:“东坡先生,昨天您为什么没出场?我还等着您上台唱一首《水调歌头》呢!”
一提起这事,苏轼就痛心不已。
怎么那么巧就错过了?
苏轼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想过来,就是没来得及。”他熟门熟路地询问对方有没有昨天那场晚会的资源,高清在线看的那种,有的话加个好友给他发一下。
那游客一听可以加苏轼好友,那自然没有都要说有,二话不说就拿出手机和苏轼互加了联系方式,搜出一堆高清链接给苏轼看。
苏轼就找了个地方拉杜甫一起坐下,准备好好瞅瞅昭君和西施到底长什么样!
杜甫当年路过昭君村时,也曾写过一首《咏怀古迹》慨叹昭君的坎坷命运,怜悯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得知昭君来过,杜甫也来了兴趣。
两个人自得其乐地上网玩耍,时不时还被游客上前要求合个影,整个上午过得非常充实。
吴普也过得很充实,他先是陪着吴爸吴妈好好逛了逛博物馆,接着又送他们去机场坐飞机。
回来时顺便给杜甫带了台手机。
这是苏轼替杜甫和他要的。
吴普觉得杜甫怪不容易,麻溜给杜甫买好了。
吃晚饭时,吴普帮杜甫注册账号,发现什么杜甫、杜子美、杜工部、少陵野老统统都被抢先注册了。
最后只能在名字后面加了个数字,注册成了“杜甫764”,代表他是公元764年被召唤过来的。
杜甫对账号名字不甚在意,拿到属于自己的手机后就开始请教吴普和苏轼怎么玩儿,笨拙地学习手机的基础操作。
一顿晚饭吃完,杜甫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几个最热门的社交平台。
吴普见杜甫学习能力这么强,融入起来也顺利,顿时放心了。
想到约了第二天的体检,吴普特意叮嘱苏轼回房后不能再进食,不然会影响明天的抽血结果。
苏轼说:“你中午就说过了。”
吴普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