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18 / 26)
弟弟看;苏辙写的和陶诗,全都是“次韵子瞻和陶xxxx”“和子瞻次韵陶xxxx”这种诗名,追星完全跟着哥哥走!(bhi
②杜甫经历:参考《杜诗全译精注》
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出自杜甫的《梦李白》,当时杜甫听说李白被流放,非常心疼李白的遭遇,夜里频频梦见李白,醒来伤心地狂写两首诗。
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出自韩愈的《调张籍》,据说当时有人拿李杜搞踩一捧一,韩愈两个都喜欢,气得当场捋起袖子写了首长诗。
全诗主要表达李杜一样叼李杜不可拆,你们愚蠢的家伙贬低谁都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以上纯属胡说八道
57、第 57 章
苏轼的郁闷压根没处诉说。
他追和陶渊明诗都得是他去惠州吃荔枝时的事了。
他看过后世的分析, 说是他那时候物质条件越来越匮乏,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寄托,于是就沉迷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坚持不懈地隔空和诗一百多首。
那种感觉, 苏轼现在还体会不了。
毕竟他现在都没吃上黄州猪肉, 哪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自己在惠州时的心情和想法。
不过苏轼这个账号是拿来看新闻, 平时都没发过动态, 没有粉丝也很正常。
他只郁闷了一会就想开了, 那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他没尝试过,坚决不和杜甫比写诗!
毕竟杜甫的诗可是被称为“诗史”的。
这家伙把诗写得跟史书似的, 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小事件, 很多内容可以和史书互证和补充。
比不过比不过。
苏轼略一思考,搜索出自家弟弟苏辙写的《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整理出来丰富一下自己的社交账号。
诗写得有没有杜甫好不重要,看看这标题, 我弟弟牛不牛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