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3 / 7)
就连沈忆宸自己都没有料到,外院同窗们学问会如此拉垮,这么多号人参加就取中自己一个,还不如县试的平均录取率。
府试的考场依然是下江考棚,只不过应试的考生们,已经从之前的江宁县范围,扩大到整个应天府下辖的上元、江宁、江浦、六合等八县。
范围虽然扩大了,但是应试的考生人数却缩减了不少。每个县的县试取中人数在五十到一百人之间,也就说满打满算,整个府试考生人数也不会超过八百人。
站在微亮的考场前空地上,看着稀疏不少的应试人群,沈忆宸突然感到一阵唏嘘。
这就是科举的残酷啊,有些人考着考着,人就“没”了。
但很快沈忆宸就看到了几个“异类”,内院家塾的朱庆宇几人,居然也出现在了考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通过了县试。
沈忆宸对于朱庆宇等人了解不多,但这段时间通过观察李达这群官二代,也大致了解了这群世家子弟什么德行。
就李达这种货色,放在世家纨绔子弟里面,都已经称得上“品性高洁”之辈,朱庆宇只会比他更加不堪。
就算其中有人天资聪慧能考过县试,那又怎么可能几个人都通过了,这摆明假的离谱!
科举舞弊!
沈忆宸脑海中冒出四个大字,只能这条能解释他们为何通过了。
说实话,沈忆宸一直都知道明朝有科举腐败,像县试这种初级考试更是重灾区。特别是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成化年间,那暗箱操作已经明着来了。
但好歹正统时期距离成化还有二三十年呢,就已经如此明目张胆了吗?
另外一边昭文书院的序进牌下,徐东海等人也正在候场等待,意外见到了沈忆宸与朱宇庆等成国公府学童。
“东海,成国公府这么强吗?居然县试通过这么多,与我们昭文书院不相上下。”
徐东海毕竟也是官宦子弟,同阶层理论上对于成国公府比较熟悉,所以一名昭文书院学子向他问道。
“呵,果然不出我所料,成国公府的县考有问题!”
058 跟着躺枪
徐东海脸上带着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那日县试完毕提前点出案首,就有同窗问他背后会不会有营私舞弊?
当时徐东海给出的回答是不知道,毕竟他自己都走了后门屁股不干净,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贼喊捉贼,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