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部分(4 / 7)
都认为他谨小慎微的地步了。
“嗯,那宸儿你也别看书太晚,早点休息。”
看着儿子如今这沉稳模样,沈氏也是放心不少,嘱咐了一句后就回屋去了。
一夜过后,沈忆宸就收到了卞和代笔的游会请帖,只是看到地址着实有些意外,居然是在魏国公府的瞻园。
瞻园在南京城内可是相当的有名气,被称之为“金陵第一园”,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来被赐予了中山王徐达。
传闻瞻园山石布局奇巧,通过堆叠、陈列、组合之法,达到了雄壮、峭拔、幽深的自然意境。另外园中牡丹堪称一绝,与别处相比,更显清淡素雅,仙气十足。
沈忆宸本以为这个所谓的赏花游会,不过是一群贵家公子小姐去踏踏青而已。现在从游会地址上看,举办规格远比自己想象中要高出不少,恐怕不下于之前的成国公府家宴。
理论上这种规格的游会,哪怕应天府尹正三品在里面都是个弟弟,就算能带优秀后辈进去,名额最多也就是一两个,府尹大人把这个游会“门票”给了自己,还真是下了血本!
不过这次沈忆宸还真想错了,应天府尹李敏是很看重他,但下血本还不至于。
因为这个所谓的赏花游会,赏的压根就不是什么花,而是人!之所有会着重强调贵家公子小姐参加,其实还有着另外一层作用,那就是明代版本“集体相亲大会”。
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中国原始的集体相亲,就是在草长莺飞的季节,让负责婚嫁的官员把未婚青年男女召集起来,用吟唱情歌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爱意。
后来随着儒家成为主流文化,特别在宋朝的程朱理学之后,这种自由婚娶方式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时候的年轻男女别说自由恋爱了,婚嫁前可能连对方长相都不知道,一切由父母媒人给包办了。
当然,很多事情也有例外,毕竟这种完全蒙在鼓中的“开盲盒”婚嫁,风险实在是有点大。特别贵家公子小姐,他们本身就处于婚嫁优势地位,可选择的余地很多,为什么还要去拼运气,不择优挑选?
于是明清相亲习俗又逐渐兴起,只不过方式改的更为含蓄,媒人带着男方去女方家里,而女方并不出面,躲在闺房偷偷观察着对方一举一动。
如果感觉特别合适,就直接出来见面给男方倒茶,表示这件事成了。感觉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