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部分(6 / 7)
役们放行进入考场。
随着天色逐渐微亮,等候入场的考生们,很多人发现了成国公府序进牌下的沈忆宸。
“那位傲然而立的年轻人,就是应天府案首沈忆宸吗?”
“当然,你没看见成国公府的序进牌吗?”
“据说成国公府科举舞弊,传言可当真?”
“你这都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沈忆宸最新诗作《剑如虹》没听过?这等才华还敢说成国公府舞弊?”
“《剑如虹》傲视金陵才子所作不过是破诗,此等豪橫才气,真是不服不行!”
在场的众考生议论纷纷,看向沈忆宸的眼神中,多是仰慕崇拜之情。
毕竟以一首诗压制全场,这种操作不是轻易能做出来的,很多年轻读书人,甚至都把沈忆宸视作自己偶像。
就连以往非常看沈忆宸不顺眼的昭文书院学子,他们面对这种情形,都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哪怕心里面再不服,对于成国公府科举成绩再有质疑,跨不过沈忆宸才学这座大山,说出来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
时间推移,下江考棚龙门大开,所有考生按照秩序依次进场。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府试科举舞弊传言的影响,这次院试兵役检查的格外严格。不单单考生携带物品要仔细检查几遍,就连衣服裤子全部都得脱下,遮羞的裤衩都不准留。
甚至除了目视皮肤上是否有字,连身体空洞缝隙,都掰开仔细看上一遍。比如鼻子、耳朵以及肛门这种隐私部位。
要知道以往这种科举初级考试,搜身检查是不会如此严格的。
就拿沈忆宸前两次来说,搜身只是脱掉衣服外裤,会给考生保留一条遮羞的裤衩,避免有辱斯文。最多就是觉得谁可疑,会在裤裆处捏几下,防止有任何夹带,仅此而已。
只有考举人的乡试,以及考进士的会试,才会执行如此严格的检查制度。
很明显这种严格的搜身检查方式,引发了很多思想保守的文人士子不满,下江考棚瞬间怨声载道。
但是在外帘监考官出来,取消了几名带头闹事的考生资格后,剩余众人立马变得老老实实起来。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对于这种搜身检查,沈忆宸就觉得很无所谓了,现场都是一群大老爷们,你有的零部件别人也有,无非就是大小不同,有啥好害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