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人生常常像在一百二十码的车速边缘反复试探(4 / 6)
        
            
            位大概是个真正的“行军长史”,指挥打仗他不行,写写文案他很懂!
    “崔冏老哥,你是医官对吧,我记得。”
    刘益守不怀好意的看着崔冏问道。
    “对,怎么了?”
    “老实人”崔冏一时间感觉有点莫名其妙的。
    “呵呵,找你帮个忙呀。”
    ……
    从乱葬岗找尸体,划开肚皮,记录尸体的特征。一顿操作下来,刘益守跟崔冏两人都吐了好几回,不过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在三个屯兵点的其中一处,刘益守找到了于谨,将其带到了枋头城的主城楼。
    他将那一叠记录交给于谨,半天都没有说话。此时已经入夜,远处都传来狼嚎的声音,听上去有点渗人。
    “这个人,应该很饿,而且长期没有吃饱。”
    看完刘益守和崔冏两人“解剖”后的记录,于谨直接给出了答案。
    “肚子是空的,而是看上去干瘪,身上没什么肉。这是饿了很久了,大概一直都是饥一顿饱一顿。”
    看完刘益守写的那些,于谨已经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没错,这说明,葛荣的队伍里,严重缺粮。你再看法庆口述的东西。”
    刘益守将他写的另一份记录交给于谨,上面详细记录着法庆口述的葛荣大军的动向。
    “以上面所说的话,葛荣大军现在主要分为两块。
    主力大约十万人,只多不少,四面合围邺城,并且封锁了漳河河道。
    其他的队伍,分散开来,似乎在四处劫掠。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分兵呢?”
    于谨晃了晃手里的纸问道。
    “不分不行,因为现在正是秋收,要是弄不到粮食,又攻不下邺城,那么他们冬天就会不战自溃。”
    刘益守笑着说道。
    有葛荣军留下的一些尸体作为“证据”,他们军中缺粮,似乎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
    当然,这件事也跟其他的“传闻”互相佐证。
    比如说有传言说葛荣每到一处,并不约束军纪。所以无非是烧杀抢掠,又有人加入其中。他去过的地方,那里的收成就没法保证,因为没人看着田地了。
    傻子也明白,土地要是没有人打理,就会变成荒地,荒地又怎么收的上来粮食呢?所以这两年来,河北的粮食,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