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人你还真机灵(4 / 6)
相反。
“都散了,一个时辰后开拔!”陈庆之大手一挥,三副将作鸟兽散,一句玩笑话都不敢说,他们都被陈庆之的决绝所震撼,心绪难平。
……
有善于察言观色的贾春花在一旁推波助澜,没什么心机的贾思勰,在喝了几杯酒后,就跟刘益守兄弟相称,很是热络了。
“贾兄啊,听闻你对农事很有心得,是也不是?”
屏退贾春花以后,刘益守笑眯眯的问道。
贾思勰一愣,他出身农学世家,这种家庭在古代说实话并不多,但也绝不是没有!他们这种家族的人,要么就是走上仕途,在县衙州府里面当佐官,管理农事。
要么就是“归隐山林”,然后在大世家的田庄里当个“顾问”什么的,指导佃户耕作。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世家还是皇族,都是很重视农事的。当然,重视农事只是因为那关系到自己的钱袋和肚皮,并不是说他们有多良善。
只不过,这样的家族也有自身的问题。
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耕田。会耕田的人,却无法总结经验,或者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该反馈的信息反馈不清楚,弄得似是而非。
一个人要既会读书,又会劳作,还能总结经验,记录经验,并推广使用。不仅需要喜欢这一行,而且还需要有耐心,有智慧。
更不能缺少动手能力。
试问以上都具备的人,要是选择辅佐权贵,他的投入和产出,不是更高么?诸葛亮就是个这样的人物。
没有跟随刘备的时候,就是在做类似的事情,跟随刘备以后,你看看他最后到达了怎样的高度?
所以贾思勰的家族,现在已经有些人才凋零了。其实也不能叫人才凋零,只是家族的人才都“转行”去了。
一听到刘益守居然问起这个,贾思勰好奇问道:“在下确实醉心农事,不过知道这件事的人似乎并不多。今日与贤弟第一次见面,贤弟居然就知道,这真是奇了。”
不奇怪啊,谁不知道你后来闲着没事写的那本《齐民要术》啊,欧洲文艺复兴据说都是马可波罗带着这本书去那边催化的,要不然鬼知道那帮蛮子什么时候才能脱离中世纪呢。
心里在碎碎念,刘益守却哈哈大笑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贾兄就是这样的人。贾兄不如跟在下说说,你觉得州郡里的农务应该如何运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