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上山下乡接受教育(2 / 3)
“邵大伟,”胖胖的小伙子笑了,他话没说完突然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通红,眼睛也更往外凸了。
“哎,你到底会不会抽?”有人马上反应过来,敢情这是被烟给呛着了。
“会,这烟劲太大。”邵大伟拿起水杯猛灌几口,顺手把烟插到盆景里。
都是年轻人,加上这个小插曲,让大家很快熟络起来,经朱奕提议,每个人都报着自己的姓名与学校,秦东也不住地打量着这些未来的同事,这些人中,不仅有大专生,本科生,竟还有研究生。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女生身上,朱奕也看向女生,“怎么称呼?”
“周谊。”
一头短发,在这个夏天却穿了一件黑色t恤,这让她在几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生中很不起眼,秦东不由多打量了她几眼,女生微笑着听着几个男生高谈阔论,并不多言。
“一会儿就分配到科室了,大家不管进入哪个科室,将来都不要生分了,毕竟我们是一天进厂的。”朱奕笑着说道,他口才不错,颇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许多人也纷纷响应。
“能进入秦啤,就是让我当刷瓶工我也愿意。”邵大伟慢条斯理地说道,“不管分哪里,都行。”
“你是哪毕业的?”朱奕又掏出烟来,准备再发一圈。
“山海理工。”邵大伟笑道。
“就是嘛,大学生还能去刷瓶?”朱奕道,大家也都笑了,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学生来到厂里,就是应该在科室待着,要么做管理岗位,“再说了,刷瓶工是什么人干的……”
………………………………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今天已经是李国荣与彭高义两人走马上任的第七天。两人几乎整天整宿地泡在厂里,了解情况,找干部职工谈话,这才发现这个五年换了四任厂长的老牌国企,不仅没有令这个老牌企业起死回生,形势远远要比他们预估得严峻太多。
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的1985 年,银行和地方政府出资落实“啤酒专项工程”,全国的地方啤酒遍地开花,短短十年间,就达到 800 多家!辽宁雪花,吉林金士百,北京燕京,内蒙古雪鹿,河南金星,湖北行吟阁,湖南白沙……八百个游击队般的小啤酒遍地开花,而实力雄厚的洋啤酒嘉士伯、百威……亦兵临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