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7 / 7)
故弟子认为,您虽不认同三师叔的教导方式,却并非不认同他教导之人。
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有教无类,其实都是在引导众生求道罢了,因此两种方式实乃殊途同归,并无高下之分,可见两位师叔的初衷都是一样的。
有高下之分的也并非道,而是个人的法力修为。”
说完,李玄静静等待着元始批复。
这结论是他大胆推论,但他断定,元始和通天虽然在立教上有分歧,但此时他们两人本身感情是深厚的,这才是破解阐截两教之争最关键的点。
无论李玄是赞同阐截还是截教的教义,都会令元始和通天的矛盾激化,所以只能暂时模糊两教的教义,弱化两人的矛盾之处,再强调两人的共同点,从两位圣人的出发点入手。
当道理谈不拢的时候,换个方向谈谈感情也好。
“好一个道无第一,法无第二!”
元始和通天竟是一同出言赞叹。
之后,元始才道:“你说的不错,贫道的确只是不认同通天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