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个世界 古早出轨军婚文里的女配(1 / 3)
冲过来哭喊的女人叫赵玉荣,是名军嫂。昨天刚带着儿子去部队探亲回来。孩子四五岁大,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她一个女人拖着行李,牵不住好动的孩子,眼看着他乱窜着不见了。
火车站拐子多,一个落单的孩子面临的是什么赵玉荣不敢想,也不愿意想。她蹲在火车站连眼睛都不敢眨,就怕错眼的功夫跟孩子错过了。除了火车站,她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孩子。她怕孩子回火车站找妈妈,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她。她要在这里等,等到他跑来喊妈妈。
站口巡逻的公安无奈又愧疚,尽管他们尽力帮忙找人了。但火车站人流量大,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多,每天都有不遵守规则偷翻栏杆逃票的,下车上车撞一起打架的,管都管不过来。更何况赵玉荣连拐子的面都没见过,简直是大海捞针,他们也有心无力。
宋依云把张珍揪到公安跟前时,引起了众人围观。赵玉荣想着儿子调皮捣蛋,要是在火车站,一定会凑过来看热闹。想着他虎头虎脑、滴溜溜看热闹的表情,赵玉荣又哭又笑,使足了劲往里钻。就那么凑巧,孩子百天时,她婆婆给孩子打的长命锁出现在了她眼前,出现在了一个被说是拐子的女人身上。这一刻,赵玉荣天都要塌了……
晕厥过去的赵玉荣和人证物证俱全的张珍被带走了。
宋依云叹着气看着眼前的悲剧,心底很是不明白。30世纪科技发达,每个婴儿一出生就被植入了芯片,走到哪里父母都会知道,国家也会知道。那个时候华国已经创下了现在人想象不到的人均GDP值,没有一个地方会穷到抢别人的妻子儿女,甚至最新的国民结婚生子意愿普查数据再次创下历史新低。她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年代人对“传承香火”的狂热,即使来之前她查阅过很多关于这个年代的文献资料……
闹剧结束,公安同志开始疏散围观群众:“行了行了,没啥事可看了,还看什么看,家里孩子不吃饭啦?老婆不要啦?不想家人啊?一个个的家还要不要!”
“公安同志,我还有件事,我想应该还我个清白。”一个穿着军绿色大衣,剃着板寸头,手里拎着与他周身气质格格不入的巨大化肥麻袋的男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虽然能看出男人腿脚有明显问题,但他仍旧笔直得像根标枪。
紧跟着他站出来的还有位六十来岁的老大爷,朝着公安同志道:“咱们红军子弟兵就是好,看我是个老人家拎不动东西,热情地要帮我拿。我还记得我十来岁那年第一次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