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个世界 古早出轨军婚文里的女配(3 / 4)
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硬生生写成了哭穷报告!
这样的报告看得人头大。工作一个比一个做的差,哭起穷来一个比一个厉害。这年头建了村小的村子都是大村,论起日子难过程度,哪有小村子艰难?
在翻阅了建设村小的几个村子的基本情况后,宋依云才动笔开始撰写报告。下午在食堂简单解决完晚饭后,又继续赶工。
下午王书记开会回来,杨秘书来喊宋依云去谈话。宋依云应声后带上了勉强完工的粗浅报告。
办公室里王书记正在看文件,头上还戴着草帽,看来上午的会议是去的村子里。
见到宋依云的王书记还挺惊讶:“年少有为啊。”
王书记简单问了下宋依云在学校里的表现及期末成绩后,露出赞许的眼光,又问早上在办公室做了些什么,哪里有不了解的尽管问杨秘书问他。
宋依云表示适应的还不错,大家都挺好。又把报告拿出来递给王书记,简单汇报了下自己的整理情况。具体的措施她心里有些计划但还没写,打算口头汇报,更方便沟通。
现在能干事的人多,但眼里有活,主动干事的人就不多。王书记对宋依云的满意更上一层楼。展开报告看了几遍,着重看了几个数据点后,头疼不已。
这就是基层工作的难做。
上面不给具体办法,下面就很难做出成绩,互相推诿,进程缓慢。
“要是这项工作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做?”
“村里人不愿意送孩子读书,更不愿意送女孩子读书。原因总得来说有两个。一个是眼前利益吸引,二个是重男轻女思想影响。
村小的老师普遍是村里本地人,最高就读了个初中,这点学历比起知青完全不够看。老师水平有限,教的学生要想成绩好就比较困难。大多数读完村小,连初中都考得艰难,更别说高中大学了。画饼,就要画的又圆又大还接地气,让人觉得自己能够得着,有机会够得着。
知青是来帮助村子发展的,他们从小没有侍弄过庄稼,再继续几十年也不会比村里的老手厉害。物尽其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此外,我查了一下计生办提供的户籍情况统计表,建有村小的大村子一般是一两千户人家,每个村子差不多会有五六十户满足只有一个孩子且是女孩的情况。而这部分孩子我们完全可以做工作争取过来。”
让知青当老师,知青肯定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