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地八十六章、 去昌都、(3 / 4)
,就算是常县的所有牙行加在一起,一时间也找不到这么多人。
毕竟工坊里要的都是青壮年,就算是打杂的妇女,那也要的是二十到三十岁的盛年女子,牙行里最多的还是小孩子,符合她们要求的人选并不多。
而且造纸工坊这边每日都会向村民们收购原材料,要真有人惦记上她们这门生意,只要用这些材料多试验几次,也能把纸做出来,最多不过成品的品质上有些差别罢了。
她们想要永远瞒住世人,不让造纸的法子泄露出去,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天华国这么大,等天下的学子都习惯用白纸书写文字后,就靠着她们一家,就算是再开上几件造纸工坊,日夜不停的让工人劳作,也供应不上所有的人的需求。
想瞒也瞒不住,只能是赶在别人琢磨出门道之前,先多出产一些纸卖出去,做出自己的口碑,只要把自家写意轩的口碑打出去了,到时候就算是市面上出现了其他的纸,也不一定就能竞争得过她们的纸。
要想赶紧打开局面,时间就得抓紧了,所以在囤了一个月的产能后,辛芷和刘氏就准备上昌都了。
这一个月工坊里光是棉柔纸就做了四千斤,草纸要少一些,只有两千余斤,宣纸没过称,是按张计数的,有一万八千多张。
棉柔纸四千斤已经是极限了,造纸坊这边的棉花是刘子真让人从边关送过来的,整整两大船,拢共就只有六千斤,这是边关今年剩下的所有存货了,用完就没有了。
这些棉花都消耗完之后,就得等到明年地里的棉花收上来之后,造纸坊这边才能有大量的棉花用了。
边关一年出产几十万斤棉花,不过之前刘子真不知道辛芷需要棉花造纸,大部分的棉花都拿去做成了棉布,根本没有剩下多少,全都给辛芷掉了过来,就这样也只够造纸工坊这边用上两个多月。
辛家之前就存下了足够一家人用的绵柔巾,如今倒是不用刻意买,刘氏自己掏银子买了一百斤棉柔巾,除了她自己用之外,还准备给交好的几户人家送一些去,算是提前打个广告了。
画轴是辛勇帮着做的,装裱是个技术活,在现代的时候他见邻居家的大爷装裱过字画。
费了三匹丝绢、两匹锦缎,十几斤面粉、若干根木料之后,辛勇做出了三十卷空白的画轴,让辛芷作为样品带到昌都去。
这次的昌都之行,原本辛勇是坚持要和辛芷一起去的,然而陈曼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