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4 / 10)
顶了表弟的名头。
李循自小就熟读兵法子集,当初蜀地叛乱便是他亲自带兵前去绞杀,不出四个月就将高纶的弟弟叛军首领高镇斩于马下,是以除去太子的身份,他还是一位运筹帷幄、优秀沉稳的将军,只是身为太子之后顾虑良多,仁兴帝又子嗣不丰,为东宫与长久计,不能再如从前那般肆意。
这些沈虞一直都清楚,是以并不担心。
李循的才干,一直都是毋庸置疑的。
她抬眸远眺着窗外如洗的碧空,庭中栽种着数十株挺拔的修竹,漏下细碎的日光铺陈在那一抹欲滴的翠色之上,微风徐来簌簌而动,碎如残雪,抚在人脸上送来阵阵清凉。
不到半个月他就接连攻下了两州,简直是势不可挡,只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回来了。
也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
八月的最后一天,夜半子时,月上中天,一轮残月挂在柳梢。
就在永州教众与神武军尚在熟睡之际,宋廷悄无声息的潜入永州城发起了总攻。
在此之前李循做足了准备,一边派人去拦截自岭南赶回的高纶,一边重兵把守陈州要害,集齐各地折冲府的府兵与朝廷军马,短时间内在小小的陈州城就汇集了五十万大军直指颍州。
兼之他指挥调度有方,军中大小将领渐渐失了初时的狂傲轻蔑之气,无不开始信服以李循为主心骨。
永州与颍州一衣带水,只要攻下永州,颍州城顷刻之间便能收入朝廷囊中。
而李循率三十万大军动身前往岭南对战高纶,留宋廷在永州筹划。
毕竟与颍州城相比,显然是高纶对朝廷的威胁更大,一城一州只是死物,高纶此人却老谋深算与朝廷作对多年,只要他还活着一日,渡善教就一日不可能瓦解,因此宁可不要颍州城,李循也势必要取高纶性命。
如果不是当初高纶对李佑的猜忌,或许他早早便在沈虞与李佑大婚之前就回到颍州城阻止这场婚事,只可惜当初他只想置身之外,如今陈州布防图丢失,牵一发而动全身,失了先利之后便只能处于被动的位置。
高纶最终是不敌李循的三十万兵马,在岭南的赣水江畔兵败自尽。
与此同时宋廷攻入颍州城,李佑火烧含章宫,杀陈乾,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含章宫成为一片废墟,宋廷只找到了身形年纪与李佑极为相似的一具焦尸。
宋廷唏嘘不已,厚葬了陈乾尸体,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