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二更】明儿我就去参户部尚书一本!(3 / 5)
了。蒯祥是个天才呀,哪里需要重锤雕琢?去岁冬日若非有蒯祥在杭州府,我便是有再多的想法都无法实施。”
去岁冬的事他们也知道,河道一通,便有锦衣卫往京城里送信来。
“他到确实有些用处。”蒯富嘴里嫌弃,心中却得意得不行。
他儿子,猫老爷金口玉言的天才,看谁比得了!
“蒯祥却是个天才。”吴中也道,“他去岁在杭州府弄出来的那几张图纸,非常合民间之用。等过了春耕,北京城也是要开始大改造的。”
北京城虽然年年降雪,但像去岁那种大雪,依然是惊着他们了。
北方的百姓们越冬经验充足,虽然害怕,但也还是打足了精神在应对冬天。北京城的匠人们也知道大雪天里劳作的技巧。
更莫说他们陛下也是个怜惜百姓的。
大雪一来,户部就开了几场小朝会,定下了加固百姓房屋的法子。匆匆忙忙的忙了小半个冬天,才未让大雪压垮房屋。
下一步,就是春耕后依着蒯祥图纸的改造工作了。
“除此之外呢?”顾长安问道,“还有些什么?”
“朝廷放粮控住了市场的粮价。”吴中道,“还有那红薯——”
“红薯?”顾长安有些惊讶。
蒯富就笑道:“是那郑三宝的人送回来了,与您在杭州府种的有些差别。”
当初郑三宝寻到了红薯,一部分留在了福建开荒,另一部分则着人快马加鞭的送回了北京城。
“陛下知道这种新粮种耐旱且产量高,但到底是新粮种,也怕出现生南为橘生北为枳这种事,便先让皇庄试种了。”吴中道,“幸好皇庄都换了粮,不然去岁那冬天还不知道怎么过才好。”
顾长安便问:“产粮很高?”
“比传统粮种高上许多。”吴中道,“一亩可产十五石上下。亩产出来时,陛下喜得在朝上连声呼好。”
“今年许是要在京城附近连带天津卫一起,推广这新粮种了。”蒯富补充道,“粮食产粮高了,百姓们吃得饱肚子,这日子才算是有盼头了。”
吴中点头叹息:“是矣。以前郑三宝出航许多次,朝中竟忘了让他寻找粮食!这是我等失职!”
“可不是我等。”蒯富立刻道,“这些事情都要我们来想,那户部作何吃的?他们管土地,管银钱,管税收,怎么不想到扩大生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