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更(3 / 4)
学技术最快的织工送去崔氏培训后就安排人去桐州收购部分棉花,他们需要先把成品做出来给崔氏看才能收到订单。
桐州的棉农今年得到棉花以后可以放开市场自由交易的消息不久,棉花的价格就上涨了两文钱,之后消息传到冀州和燕州,崔教授的棉花推广工作都顺利不少。
崔氏这一系列动作都被各方收到消息,尤其是崔氏那小麦和稻米种子,多年以来一直都关注清河的郑濂听到后沉默了。
所有人都知道崔氏有良种,但从没想过他家竟然一直藏着“神种”,亩产五百斤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曾经江南最好的水田产到三百斤就能被地方官当“祥瑞”之象上报朝廷。
“派人去把崔氏的种子弄一部分回来,崔时知现如今大规模放开种植,这种子把控就不会太严。”郑濂最终决定学习对手这一招,他如今占据的地方虽然没有江南和桐州条件那么好,但冀州能种植的他治下没道理做不成。
有同样想法的不止郑濂一个,荀延也同样把人派去江南,他这里多水田,那稻种在他这也一样会有大用处。
时知当然知道她这些动作会被对手盯上,可她如今不在意这个,那些人就算用尽办法能从她这里偷渡多少种子?
等带回去育种培育到能成规模推广种植起码也得四五年,要是没有成熟的培育技术还可能更晚,甚至因为水土环境不同出现退化问题,不然崔教授用辛苦这十几年吗?
甚至时知也没有很想阻止那些人去推广这些种子,哪方势力要打仗,军粮都想尽办法也会征出来,说到底最终忍饥挨饿的大多只是普通百姓。
以现在的形势看来,这场动荡段时间内停止不下来,给这天下万民一点延续的力量与保障是现在的她为数不多能做的事。
如今有火炮威慑,崔氏的势力范围很少有人主动挑衅,时知除了要用这段时间恢复元气,她还要计划后面的事。
天下割据总有要融合的时候,时知其实如今也不知道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所以她需要想到各种结果的应对措施。
局势瞬息万变,只能不断增强实力,方能在对决时有参与权。
正当时知投入到新的事业计划中时,清河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女郎,西关来人了。”
时知听了后有些诧异,然后就紧张起来:“西关出事了?”
西关其实最近还算太平,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