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更(4 / 4)
操心完荀延家的破事儿,时知的心思又转到了自己家的正事儿上。
四郎和谢六娘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她这个当堂姐的似乎得回趟东武城表示一下,尤其是现在这个环境,所有人都盯着六娘的肚子,她就更得回去一趟让大家安心。
不过回去之前她得把“义学”的事计划落实下去。
这些义学平日只上半天课,收的学生都是想上学却没条件上的孩童或者少年,上课内容也只是简单的识字和算数,哪怕是童生也可以担任教学。
其实“义学”真要组织并不难,难在怎么顺利招到学生,大多数穷苦百姓是没有什么意识要孩子读书识字的,毕竟真正供出一个读书人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义学”虽然免费,可很多人觉得让孩子去不过是耽误干活的功夫,所以除了少数有些见识和想法的,大多还是不感兴趣。
时知也不着急,现在她人手不够,招多了孩子也教不过来,等教学人手充足了她总有办法让大家见到识字的好处,到时候那些百姓只会抢着送人过来。
因为教课的老师人手严重不足,同时也为了节省成本,时知这两天想出个办法,给之前她成立的“助学金”申请条件加一条。学子在接受资助的期间,必须要到他们当地新建的“义学”进行授课,每年上最少满六十节。
崔氏的“义学”还处在“试点”阶段,桐州最近郡县乡镇都陆陆续续接到通知,要求也不高,提供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任课先生除了这些申请资助的学子,还有一些是下放基层锻炼的崔氏子弟和学员,另外就是招募的“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