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二更(3 / 4)
了,如今却发现柳暗花明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高门大户都豢养私匠,崔氏这个政策一出他们手底下养的部分人就开始闹了。
可崔氏对他们的各种意见压根没任何回应,反而很快又推出一条政策:各行手工业业主若想加盟到“工业司”名下,只需要每年交十贯会费,便可拥有同样的招聘权,只要把面试成功的匠人带到“工业司”登记签订契约的信息,在他们作坊里干满规定年限者依然可以获得脱籍的资格,但加盟者有一个条件,家中私匠不能超过二百人。
这政策对于一些中小手工作坊同样是福音,谁都知道巧匠难求,曾经大部分技术都被高门垄断,也就这几年破家灭门的高门大户多了,一些匠人才有了选择的机会,但大部分还是被大族垄断。
对于崔氏的政令,那些高门大户简直要气炸了,这政策一出,他们还怎么留人?
时知对于像雪花一样投入家主府的信件,找了个机会对外透露自己的态度:你的私匠管不好那是你自己没本事,我的政令却不是你可以干涉的,不服气的可以反了崔氏另投别处,崔氏的军队可以帮忙搬家!
这是时知当政以来少有的强硬态度,这也让很多人迅速清醒认识到一个事实,崔时知虽然是世家出身可她不是靠众世家豪族支持上位的,有没有他们崔氏始终还是崔氏!
而且崔氏自己本身就财力雄厚,拥有“点金手”的崔时知说不定早就盘算着他们早点滚蛋腾出市场呢!
崔氏惹不起,但放私匠改招聘这利益牵扯太大了,万一他们控制不好那些招聘来的工匠,财路可就真要断了。
正当这些家族在纠结焦虑时,王氏表示将把名下所有私匠身契改为聘用契约,不过这契约是五十年,而且允许签订聘用契约的匠人去参加第一轮考试,同时王氏也会加入“工业司”,这些匠人甚至直接省了面试的麻烦,只要在王氏继续做工,时间到了自然就会成为良籍。
要不说人家能当老牌世家呢?看看这个脑子就是赚得快!五十年几乎是把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工的时间段都放到一起去了,虽然说让工匠得到良籍比私奴时不好控制些,可到底人还在他们手里,这样想想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于是在王氏加盟入“工业司”后,又有很多私匠甚多的世家豪族也表示允许自己也将给私匠换身契,然后跟他们签完招聘契约后允许他们去参加第一轮考试。
对此“钻漏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