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7 / 8)
许他将手伸到内廷、尤其是郑太后身边,之前也仅仅是能从秦王口中知道太后这一段时日是不在宫中的,因此他虽然心里忧愁,但是却没有办法知道内里详情。
等到过了半月有余,天气逐渐转凉,甚至皇帝已经可以凭借旁人搀扶或是拐杖行走的时候,长信宫才派人传了叫信过来,请皇帝过去了一趟。
建昭元年正月,太上皇驾崩,帝与太后郑氏悲痛不已,后追念大行皇帝之恩,坠楼未死,而后仰药身亡,陪葬帝陵,上因坠楼故,腿有疾,不能视朝良久,故秘不发丧,待九月圣体渐好,复为上皇与太后举丧,哀甚,毁骨消容,辍朝七日。
上尊大行皇帝为中宗皇帝,追赠太后郑氏孝烈皇后,附上皇庙,一切丧礼待遇悉如元后,所有五品以上命妇尽哀哭丧,不许有误。
上度己病,不能有嗣,遂从门下省侍中秦君宜进谏,立孝烈皇后所出中宗第十子萧明弘为皇太弟,正位东宫,择日册立。
新君哭灵三日,诏书皆由秦君宜所书写,在外人眼中,秦侍中作为皇太弟的老师,他如今算得上是皇帝还比较宠信的文臣,这些原本是翰林院学士的活计都悉数交给了他。
然而实际上,只要是皇帝当真亲近的人,也知道皇帝那哭灵未必存了几分真心,眼泪虚假得很,左右萧明稷是天子,腿伤未痊愈,来了几次也不会停留太久,可是每到写诏书的时候,却要他亲自来办。
虽说国丧三年,但是皇帝服丧是以日易月,守够二十七天就可以重新如平常一般起居度日,而太后与上皇俱丧,中宗皇帝嫔妃悉数入寺庙修行,宫中冷清,皇帝也难得有了立后的兴致,让三品以上官员将家中适龄之女的画像都送入宫中,以备遴选。
其中中书令郑公之侄孙女,容貌酷似孝烈皇后,容色姝丽,为众女之最,令人见之忘忧,上过府亲探,果知传言与画册不虚,遂解腰间白玉以为相赠定情之物,册郑氏女为皇后,待钦天监选日册封。
中书令族中接连出了两位皇后,一时间门庭若市,郑公本来就有些年纪,但是同僚庆贺,无论真心假意,都是硬着头皮应酬,但是郑府热闹归热闹,实际上新皇后所居住的后宅院落却始终保持着安静。
除了有些时候多些没有办法拒绝的不速之客,都一直宁静如初。
“音音,郑府住着可还习惯么?”
冬日里,那本该在宫中的不速之客丝毫不见外地坐在榻上,品尝郑府送来的茶,听着前面的动静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